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襲從的意思、襲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襲從的解釋

謂兩者和同相合。《書·大禹谟》:“龜筮協從。” 漢 蔡邕 《胡府君夫人黃氏神诰》:“於是公乃為辭,昭(告)先考,然後蔔定宅兆,龜筮襲從,遂營窀穸之事,舉封樹之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襲從”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解釋,具體需結合語境及曆史用法判斷:

一、基本釋義與出處

  1. 古義解釋
    指“兩者和同相合”,即事物或行為之間協調一緻。這一含義源自《尚書·大禹谟》中的“龜筮協從”,後漢蔡邕在《胡府君夫人黃氏神诰》中亦用“龜筮襲從”描述占卜結果相合()。部分學者認為“襲”在此處為“協”的通假字,表協調之意。

  2. 現代引申義
    被部分詞典解釋為成語,形容“盲目追隨他人,缺乏獨立思考”,如“襲”表沿襲、“從”表順從()。但此釋義在古籍中未明确出現,可能是現代對字面的引申解讀。

二、語義差異分析

三、使用建議

若在古文閱讀中遇到“襲從”,應優先理解為“協調一緻”;現代語境若使用引申義,建議補充說明以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襲從: 意思、部首和筆畫

《襲從》是指暗中追隨、偷襲的意思。它是一個由三個部首組成的漢字:衣(yī)部,因為它表示了人的外衣;從(cóng)部,表示跟隨的動作;攵(pū)部,表示攻擊、打擊的意思。

這個詞的總體筆畫數為11畫,其中衣部4畫,從部3畫,攵部4畫。

來源和繁體

《襲從》一詞最早出現于《左傳·桓公》這本古籍中。古時候,這個詞的寫法是「襲從」,也有一種寫法是「襲従」。現今繁體字的寫法是「襲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該書記載了「襲從」的古漢字寫法:由右上角的「」表示襲的部首,下方的「」表示從的部首。旁邊有一撇表示衣服,衣服下方的彎曲線條表示跟隨的動作,最後的「」表示攻擊。

例句

1. 在戰場上,勇士們悄無聲息地襲從敵方軍營。

2. 這個團夥以襲從為手段,進行了多起搶劫案。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襲擊、襲取、追從、偷襲。

近義詞:偷襲、潛襲、秘密追擊。

反義詞:正面交鋒、面對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