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的意思、東周的詳細解釋
東周的解釋
(1).朝代名。從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把國都從 鎬京 東遷至 洛邑 起,至公元前256年被 秦 所滅為止。其間 戰國 時代,作為中央政權的 東周 王朝,已名存實亡。 前蜀 韋莊 《鹹陽懷古》詩:“山色不知 秦 苑廢,水聲空傍 漢 宮流……莫怪 楚 吟偏斷骨,野煙蹤跡似 東周 。”
(2). 戰國 時代的小國名。 周考王 分封的諸侯國 西周 ,傳至 惠公 ,乃封其少子于 鞏 ,號 東周 。後為 秦 所滅。參閱《史記·周本紀》。
詞語分解
- 東的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複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
- 周的解釋 周 ō 圈子,環繞:周圍。周天。周轉(僴 )。周匝(.環繞;.周到)。 普遍、全面:周身。周延。周全。周遊。 時期的一輪,亦特指一個星期:周歲。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 完備:周到。周密。周
網絡擴展解釋
東周是中國曆史上的重要朝代,時間跨度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因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而得名,其曆史背景、政治變遷及文化影響可總結如下:
1.建立背景與時間範圍
- 遷都原因:西周因犬戎入侵滅亡後,周平王在鄭、秦等諸侯支持下東遷洛邑。
- 時間跨度:始于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終于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秦國滅周,共延續515年。
2.曆史分期與特征
3.政治與社會變革
- 王室衰微:東周王室實際控制區域縮小,僅保留名義上的共主地位,諸侯國逐漸獨立。
- 制度演變:分封制瓦解,郡縣制萌芽,為秦漢中央集權奠定基礎。
4.文化與經濟成就
- 思想繁榮:百家争鳴,儒家(孔子)、道家(老子)、法家等學派形成,深刻影響後世。
- 技術進步:鐵器普及、水利工程(如都江堰)興建,促進農業與手工業發展。
5.曆史影響
東周是封建制向中央集權過渡的關鍵階段,其分裂與變革催生了統一帝國的雛形,同時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春秋戰國分期)、(平王東遷細節)、(各國變法)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周》這個詞是指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時期,它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之間的東周時期。下面是關于《東周》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東周》這個詞由"一"和"木"兩個部首組成,共計5個筆畫。
來源:《東周》一詞的來源是因為它是在中國曆史上的東周時期,該時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後一段時間,發生了許多重大變革和發展。
繁體:《東周》是《東周》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東周》在不同時期的基本寫法大緻相同。
例句:一本關于東周曆史的書籍。
組詞:東周朝代、東周文化、東周曆史、東周王朝等。
近義詞:春秋戰國時期、東周時代。
反義詞:西周時期、秦朝時期。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