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案桌的意思、案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案桌的解釋

狹長形的桌子。《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真人入得廟來,隻見廟中香煙繚繞……案桌上擺列着許多祭品。”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除勾攝人魂外,十殿 閻羅王 中第四殿 五官王 的案桌旁邊,也什九站着一個高帽腳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案桌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名詞,其核心含義指一種長條形、常用于書寫、辦公或放置物品的桌子。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演變及功能角度分層解析:


一、詞典釋義與字形溯源

  1. 本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案”即“長形的桌子”,古代多用于處理文書或進食,如“書案”“食案”。“桌”為後起字,宋代後逐漸替代“案”指代日常家具。二者結合後,“案桌”強調兼具“案”的形制與“桌”的實用功能 。

    字形溯源:“案”從“木”從“安”,《說文解字》釋為“幾屬”,即矮小的木制器具;“桌”從“卓”(高而直),體現其高腳特征 。

  2. 引申義

    • 文書案件:因古代官吏在案桌審理公務,“案”衍生出“案件”“檔案”等詞(如《紅樓夢》“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 飲食器具:先秦祭祀、宴飲所用矮足托盤稱“案”,如“舉案齊眉”典故中的食案 。

二、功能與文化象征


三、古今材質與形制演變

時期 典型材質 特征 代表用途
戰國 漆木 低矮無足,長方形 祭祀托盤
唐宋 榆木、花梨木 高足,桌面漸寬 書寫作畫
明清 紫檀、黃花梨 雕花翹頭,榫卯結構 文房陳設、廳堂禮儀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3卷,頁2178。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頁256。

  3. 《中國古代家具鑒賞》

    文物出版社,2005年,頁89-93。

  4. 故宮博物院官網·明清家具展

    www.dpm.org.cn (檢索“紫檀案桌”)


補充說明

“案桌”在現代漢語中多指仿古家具或特定場合(如書法、祭祀)用具,日常語境已被“書桌”“辦公桌”替代。其文化價值高于實用價值,成為傳統工藝與禮制的物質載體。

網絡擴展解釋

“案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狹長形的桌子,常見于古代或傳統場景中。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2.曆史與文獻記載

3.現代應用

4.相關延伸

“案桌”一詞既保留傳統形制特點,又在現代生活中演化出新的功能性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用例,可參考《喻世明言》或魯迅作品中的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暧昧不明百功便房鼻窦炎不食言谶詞捶拉春忙俶遷打團點視端平發句負羁妻躬先士卒龜箓鬼妾衡管赫炎河魚之疾後戶環琨昏惘嗟惜集體經濟九邊烤炙靈浒理中鹿爪冒功蒙戎命節南為甯濟女國峭隽綦溪仁政軟垂垂三線轖舌深語市鋪失意讨口牙天狐跳趯鹈峰頭昏眼暗頹鬧推析五花八門汙樽抔飲險徼仙山瓊閣小别小幅蝦蠏眼渫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