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敬,盡心竭力。《墨子·節用中》:“古者明王聖人,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饜,殁世而不卷。” 孫诒讓 間诂:“《説文·言部》雲:‘謹,慎也’,此蓋與信義近。”
“謹忠”是一個由“謹慎”和“忠誠”組合而成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謹忠”指對事物持謹慎态度,同時保持忠誠的品行。其中:
二、語義溯源與演變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墨子·節用中》,文中提到古之明王“愛民謹忠”,意為以誠敬之心治理百姓,盡心竭力。此外,《楚辭》中的“謹厚”一詞也與之呼應,強調為人需善良厚道、言行慎重。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概念
需注意“謹忠”與單純“忠誠”的區别:前者更強調謹慎基礎上的忠義,而後者僅突出信守承諾的品行。此外,“謹厚”一詞與其含義相近,但更側重敦厚淳樸的品性。
《謹忠》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充分盡職盡責地忠誠事物或人。
《謹忠》的拆分部首為言(yan)和心(xin),它由10個筆畫組成。
《謹忠》一詞出自《周易•系辭上》:“君子曰:誠哉是言也,謹謂之它言。”意思是說:“君子說的話都是真誠而適合實際的,這就是謹。”這句話強調了言辭應該要真實可信,忠誠盡職。
《謹忠》的繁體字為「謹忠」。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謹忠》的古代寫法為「謹忠」。
1. 作為一名警察,他始終謹忠職守。
2. 在公司裡,他以謹忠而著稱。
謹慎、忠誠、忠實、忠心
勤勉、忠厚、忠純、忠摯
怠慢、輕率、不真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