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纖毫的意思、纖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纖毫的解釋

亦作“纎豪”。極其細微。《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君秉國之鈞,正色處中,纖毫之惡,靡不抑退。”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一:“清修公正,纖毫無私。” 唐 杜甫 《夏夜歎》:“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朱子語類》卷十八:“前聖後聖心心一符,如印記相合,無纎豪不似處。”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噶雄》:“月射四壁,纖毫畢照。” 葉聖陶 《倪煥之》六:“這可愛的剪影,纖毫不漏地印在 煥之 的眼裡,同時也印在他的心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纖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ān háo(注意“纖”不讀qiàn)。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 纖:指極其細微的事物,如毛發末端;毫:原指動物細毛,引申為極小單位。
    • 組合義:比喻極其細微的部分,強調微小到難以察覺的程度。例如“纖毫無私”“纖毫畢見”。
  2. 引申意義

    • 常用于形容事物精準無誤或細節刻畫清晰,如“纖毫不爽”(一點不差)。

二、出處與用例

  1. 經典文獻

    •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纖毫不爽”。
    • 唐代杜甫《夏夜歎》:“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纖毫之惡,靡不抑退”。
  2. 現代用法

    • 多用于藝術、文學等領域,如“牙雕纖毫畢見”“人物刻畫纖毫入微”。

三、用法與例句


四、總結

“纖毫”既可用于具體事物的細微描述(如毛發、雕刻),也可抽象表達精準無誤(如數據、記憶)。其核心在于強調極緻的細緻與準确,常見于古文和書面語中。如需更多例句或近義詞,可參考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纖毫的意思

《纖毫》是一個成語,意為非常微小、非常細小的事物。多用于形容事物微不可見、細微末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纖毫》的部首是“纟”,筆畫數分别為纟(3畫)和毛(4畫)。

來源和繁體

《纖毫》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文獻《莊子·天運篇》:“夫物之纖毫,陰陽之末端也。”繁體字為「纖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作「纖毫」,其中纖的寫法為「糸微」,毫的寫法為「殳豪」。

例句

1. 他在繪畫時非常認真,連纖毫細節都不放過。

2. 我對他的行為毫不在意,連纖毫都不關心。

組詞

纖小、纖維、纖弱、纖塵不染

近義詞

锱铢、細微、渺小

反義詞

草率、粗糙、大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