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土質。 吉學霈 《一面小白旗的風波》:“要按季節算,現在才是麥苗剛‘炸垅’的時候,可是因為這塊地肥實,土頭壯,再加上去年上底糞又多,所以這塊地裡的麥苗就格外旺。”
“土頭”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主要解釋:
指土地的肥力或土壤質量,常用于農業語境。例如:
在清末民初的康巴地區(今四川西部及西藏東部),“土頭”特指地方頭人或土司,屬于曆史社會階層稱謂。
在部分語境中,“土頭”可疊用為“土頭土腦”,形容人或事物樸素、不夠時尚。例如:
“土頭”的常見核心含義為土壤質量,但在特定地區或引申語境中有不同解釋。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查字典》等來源。
《土頭》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口語和方言中,表示一個人或物品顯得土氣、鄉土或土氣十足。
《土頭》的部首是土字旁,總共有6個筆畫。
《土頭》一詞源于漢語口語,最早出現在江蘇、浙江一帶。由于人們常用土頭來形容一些土氣或鄉土感十足的人或事物,逐漸形成了這個詞語。
《土頭》的繁體字為「土頭」。
在古代,「土頭」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對于這個具體寫法的描述,需要更加詳細的曆史研究才能确認。
1. 他穿着土頭土腦的衣服,完全不懂時尚。
2. 這個家具看起來很土頭,完全不適合現代家居風格。
1. 土裡土氣
2. 土包子
3. 土鼈
4. 土氣十足
1. 土氣
2. 鄉土
3. 客氣
1. 時髦
2. 高雅
3. 典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