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俯首。表示降服。《南齊書·周山圖傳》:“ 山圖 設伏兵於水側,擊斬 鳳 首,衆百餘人束首降。”《資治通鑒·後晉齊王開運二年》:“與其束首就擒,曷若以身許國。”
“束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束首”指“低頭、俯首”,常引申為屈服或降服。例如《南齊書》中“衆百餘人束首降”指士兵投降,而《資治通鑒》中“束首就擒”則強調被迫屈服的困境。
語境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原文内容。
《束首》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繩子或帶子捆綁住頭部。
《束首》的部首是「缶」,共有7個筆畫。
《束首》這個詞的本意是指古代犯人被捆住脖子,在監獄裡服刑。後來演變為一種比喻,表示被束縛、受制約、受限制。
《束首》的繁體字是「束首」。
在古代,「束首」一詞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有時候「首」字的上半部分會與「束」字連在一起,寫成「飠+缶」的組合。
1. 那個罪犯在拘留所裡被束首并受到了審訊。
2. 我感到自己像是被束首的囚徒,無法自由行動。
- 思索束首
- 束縛
- 限制
- 約束
- 捆綁
- 束縛
- 限制
- 約束
- 自由
- 解放
- 解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