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錦囊還矢的意思、錦囊還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錦囊還矢的解釋

謂凱旋告捷。語本《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世言 晉王 之将終也,以三矢賜 莊宗 而告之曰:‘ 梁 ,吾仇也; 燕王 吾所立, 契丹 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 晉 以歸 梁 ,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莊宗 受而藏之于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柳亞子 有《十一月二十九日為鄧擇生先烈殉國南都十六周忌辰賦詩遙奠錦囊還矢讎頭告廟之日知不逾明歲今朝矣》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錦囊還矢”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典故色彩的成語,其核心含義與履行承諾、恪守信義相關。該詞可分兩部分解讀:“錦囊”原指用錦緞制成的袋子,常用來存放機密或重要物品,如諸葛亮授予趙雲的“錦囊妙計”;“還矢”指歸還箭矢,源自《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典故,記載其滅梁後“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功成後“還矢先王”以踐諾。

從語義演變看,該成語引申為完成使命後鄭重履行約定,強調對諾言的堅守與對根源的尊重。例如,在完成重大任務後舉行象征性儀式、向委托方交還信物等場景中,可用此詞形容行為的莊重性。現代漢語中,其用法多出現于曆史評述、文學創作或強調誠信精神的語境,例如:“他錦囊還矢,将研究成果完整交予團隊,彰顯學者風範。”

該成語的權威性可追溯至《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版)對“還矢”詞條的解釋,以及《中國古代成語典故大辭典》(中華書局,2009年)中結合曆史事件的語義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文獻中亦将“錦囊還矢”與“告廟納矢”并提,進一步強化其儀式屬性與文化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錦囊還矢”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及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原意解釋:本指凱旋後歸還箭矢以示勝利。典故出自《新五代史·伶官傳序》,講述後唐莊宗李存勖将父親臨終所賜的三支箭裝入錦囊,出征時攜帶,凱旋後歸還宗廟,象征完成使命。
  2. 引申含義: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履行承諾”,可能是從“歸還箭矢”這一具體行為抽象化而來,強調守信的重要性。

二、詞語結構

三、用法場景

  1. 曆史典故引用:多用于描述成功完成重大任務或實現目标,如“他帶領團隊攻克技術難關,可謂錦囊還矢”。
  2. 守信比喻:在強調信守諾言時,可類比使用,例如“既已承諾,自當錦囊還矢”。

四、注意要點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或《新五代史》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兵杖碧滋谄羹嘲難逞亂寵寄儲思大話打壓大指大質敦尚非常煇鑴簡拔簡定檢較噭謈袷袍解讀劫略吉語開遮科檢口德枯麥阃帥骊翰廪膳隴鳥媚竈慕遠年富力強捏把汗青林黑塞惹眼攝袂省文慎靜實火勢力範圍失支脫節死業肆訾送親搜查夊夊素魄太微鞺鞑讨暴通銜土巴庚推許亡去下風縣士小半仗小窗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