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尚的意思、敦尚的詳細解釋
敦尚的解釋
推崇;崇尚。《後漢書·桓郁傳》:“昔五更 桓榮 ,親為帝師,子 郁 ,結髮敦尚,繼傳父業,故再以校尉入授先帝。” 明 歸有光 《先妣事略》:“外祖與其三兄皆以貲雄,敦尚簡實。”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長洲 陸明府 在 新 為諸生時,敦尚氣節,刻苦自厲。”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尚的解釋 尚 à 還(俰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 尊崇,注重:尚武。尚賢(.崇尚賢人;.《墨子》篇名,内容闡述墨子的一種政治主張)。 社會上共同遵從的風俗、習慣等:風尚。時尚。 矜誇,自負:自尚其功。
網絡擴展解釋
“敦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推崇或崇尚,多用于描述對品德、氣節或簡樸風氣的重視。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核心釋義:推崇、崇尚。例如《後漢書·桓郁傳》中“結髮敦尚,繼傳父業”即指繼承并崇尚父親的德行與事業。
- 構詞解析:
- “敦”:本義為厚道、誠懇,如“敦厚”;
- “尚”:表示尊崇、注重,如“尚賢”。
- 引申義:可指對簡樸、氣節等品質的追求,如明代謝肇淛《五雜俎》中“敦尚簡實”描述崇尚樸實的生活方式。
2. 文獻用例
- 《後漢書·桓郁傳》:通過“敦尚”強調對先輩德行的傳承。
- 歸有光《先妣事略》:提到外祖“敦尚簡實”,體現對質樸風氣的推崇。
- 清代《郎潛紀聞》:記載陸明府“敦尚氣節”,突出對個人操守的重視。
3. 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常見于史書或人物傳記,描述對德行、學問的尊崇。
- 現代語境:可用于強調對傳統美德或簡樸文化的傳承,如“敦尚禮法”“敦尚氣節”。
“敦尚”一詞融合了“敦厚”與“崇尚”的雙重意涵,既包含内在品德的修養,也指向對外在風氣的追求。其用法多見于曆史文本,現代可通過具體語境靈活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尚(dūn shàng)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詞義解釋:
敦尚是一個多義詞,可以表示“真誠”、“誠懇”、“重視”等含義。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展現出真摯和誠懇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敦尚的拆分部首是“攵”和“尚”,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敦尚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其中,“敦”本義為使物體平整,引申為誠實守信的含義;“尚”則表示尊重和崇高的意思。這兩個字合在一起,構成了“敦尚”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敦尚”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尙”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主要區别在“金”字旁邊的兩點上。而“敦”字則沒有明顯的變體。
例句:
1. 他做事一向敦尚,從不誇誇其談。
2. 她的敦尚品質使得她在朋友中受到了極高的贊譽。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敦厚、尚賢、敦誠、尚禮。
近義詞:真摯、誠懇、恭敬。
反義詞:虛僞、假意、敷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