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麥的意思、枯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麥的解釋

指田中成熟之麥。因麥熟稈即枯,故稱。 唐 杜甫 《送李校書二十六韻》:“老雁春忍飢,哀號待枯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枯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田中成熟的麥子。因麥子成熟後莖稈幹枯,故稱“枯麥”。這一解釋在多個來源中一緻,強調麥熟與稈枯的關聯性。

  2. 文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杜甫的《送李校書二十六韻》:“老雁春忍饑,哀號待枯麥”,通過描繪老雁忍饑待麥熟的場景,側面反映自然規律與生存狀态。清代李寄的《新安道中》也提到“枯麥與遺黎”,借枯麥暗喻民生凋敝。

  3. 詞義擴展
    在古詩中,“枯麥”常作為意象,既指農作物成熟的實際狀态,也隱含時間流逝、季節更替或民生艱辛的象征意義。

  4. 語言結構
    該詞為偏正結構,“枯”修飾“麥”,直接描述麥子的成熟特征,屬于古代漢語中簡潔凝練的表達方式。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的語境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杜詩詳注》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麥》的意思

《枯麥》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分别代表植物的“枯”和“麥”組合而成。

這個詞語的意思是指幹枯的麥子,即失去水分而變得幹燥和枯萎的麥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麥》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分别代表植物的“木”和“禾”。

它的筆畫數是4畫(枯:2畫,麥:2畫)。

來源和繁體

《枯麥》這個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文學作品。它最早出現在盧綸的詩歌《木蘭詩》中,用以形容寂寥、荒涼、呆滞性格的女子。後來這個詞延伸引申,用來形容任何枯燥無味、缺乏活力的事物。

在繁體字中,枯麥的寫法是「枯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枯麥的古代寫法是「枯麥」,其中「麥」的字形更接近實際的麥子形狀。

例句

1. 夏天的麥子被曬得枯麥一樣,黃澄澄的田野一片凄涼。

2. 這座小村莊因為長久的幹旱,作物都變成了一片枯麥。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枯木、麥穗、幹涸、焦黃

近義詞:枯萎、凋零、幹枯

反義詞:鮮綠、生機、茂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