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春秋 趙河 津吏的女兒 娟 。《列女傳》載其機智救父的故事。 唐 李白 《東海有勇婦》詩:“津妾一棹歌,脫父於嚴刑。”參閱 漢 劉向 《列女傳·趙津女娟》。
“津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津妾”指春秋時期趙國河津官吏的女兒娟,其機智救父的事迹記載于《列女傳》中。該詞由“津”(渡口)和“妾”(此處指女子,非現代“小妾”之意)組成,特指這一曆史人物。
據《列女傳·趙津女娟》記載,娟的父親是河津官吏,因故面臨刑罰。她通過吟唱詩歌打動官員,成功解救父親,展現了膽識與智慧。唐代詩人李白在《東海有勇婦》中引用此典:“津妾一棹歌,脫父于嚴刑”,贊頌其孝行。
該詞在古漢語中成為“孝女救父”的代稱,常用于贊美女性的勇敢與才智,但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故事細節,可查閱《列女傳》原文或李白的相關詩作。
《津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它由兩個字組成。《津》指的是水的意思,特别是指大江大海的水。《妾》是指女性的意思,特指男子的妾室或妻子以外的女性。
《津》的字形由“氵”和“口”兩個部首構成,總共有5畫。
《妾》的字形由“女”和“立”兩個部首構成,總共有8畫。
《津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言文。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作品中,常常描述與贊美女性,使用《津妾》一詞來形容美麗、翩然而至的女性。
《津妾》的繁體字是「津妾」,沒有額外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碑刻和文獻記載,古時候《津妾》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不同。但是它們的意思依然是指水和妻妾。
1. 江河之水滔滔不絕,如同津妾湧入大海。
2. 他猶如津妾般美麗,溫文爾雅。
1. 津澤:指江河海洋。
2. 妾身:指女子自稱。
1. 水女子
2. 流水女郎
夫人、妻子、正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