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山白雲人的意思、青山白雲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山白雲人的解釋

唐 傅奕 的自稱。《舊唐書·傅奕傳》:“又嘗醉卧,蹶然起曰:‘吾其死矣!’因自為墓誌曰:‘ 傅奕 ,青山白雲人也。因酒醉死,嗚呼哀哉!’其縱達皆此類。”後因以“青山白雲人”謂放浪形骸于青山白雲間的曠達之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 異史氏 曰:‘青山白雲人,遂以醉死,世盡惜之,而未必不自以為快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青山白雲人"是漢語中富有詩意的複合意象詞,其内涵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考據 該詞組源于古代文人将自然意象人格化的創作傳統。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青山"象征永恒的生命力,"白雲"代表超然物外的境界,二者組合指代"寄情山水、超脫世俗的高潔之士"。此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南朝謝靈運的山水詩,後經唐代文人提煉為固定意象。

二、文學象征體系

  1. 隱逸精神符號:如劉長卿《送方外上人》"孤雲将野鶴,豈向人間住",通過白雲意象暗喻隱者身份。
  2. 人格審美投射:明代《小窗幽記》評述"青山白雲,可化熱腸",将自然景觀與精神品格相關聯。
  3. 哲學意境載體:契合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如《莊子·逍遙遊》所述"聖人無己,神人無功"的物我兩忘境界。

三、文化認知維度 該詞承載着中華文化特有的三重價值取向:

注:《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8卷672頁;《中國古典文學意象研究》中華書局2019年版,第154頁;《道家思想通論》三聯書店2020年版,第89頁。

網絡擴展解釋

“青山白雲人”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背景如下:

基本釋義

該詞最初指唐代人物傅奕的自稱。據《舊唐書》記載,傅奕性情曠達,曾醉酒後自撰墓志銘:“傅奕,青山白雲人也,因酒醉死,嗚呼哀哉!”。後世借此詞形容超脫世俗、縱情山水自然的隱逸之士,強調其不拘禮法、灑脫自在的生活态度。

文化内涵

  1. 曠達灑脫:象征隱士或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寄情于山水之間,如《聊齋志異》中蒲松齡以“青山白雲人”評價醉死卻自得其樂的人物。
  2. 生死觀:傅奕以戲谑口吻預寫死亡,體現對生命的豁達,暗含道家“順應自然”的思想。

用法與演變

權威參考

建議查閱《舊唐書·傅奕傳》或《聊齋志異·黃英》原文,以深入理解其曆史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暗匣毖慎逼淫撥雨撩雲不胥時尺寸之功地瀝青丁頭多用耳目防鏽法曲獻仙音覆講鳱旦觥觥官俸桄颎詭晖龁齧紅庚浣衣惠劍扈聖瀸淖佼黠郊墟傑立九轉據圖刎首款足庫府老妪吹篪菱唱亂羣螺角莫府默窺南平獠胼手胝足皮鞭焭焭奇玮搉易然桂偌大三蔡三福删改山梨說長論短説約寺卿司鑽頭繩完白山人晩點詳駁相士享受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