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圉的意思、頓圉的詳細解釋
頓圉的解釋
指官驿的養馬場。 宋 蘇舜欽 《兩浙路轉運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 許 西之頓圉,歲誅旁民出薪木五萬餘,以繕鬥門。”
詞語分解
- 頓的解釋 頓 (頓) ù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頓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叩,跺:頓首再拜。 處理,設置:安頓。整頓。 疲乏:困頓。勞頓。 書法上指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
- 圉的解釋 圉 ǔ 養馬的地方:圉人。 邊陲:“亦聊以固吾圉也”。 防禦:“其來不可圉”。 同“圄”。 古代樂器名。 筆畫數:; 部首:囗;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頓圉為古代漢語中的生僻詞彙,現結合權威辭書及文獻資料解析如下:
一、字義溯源
- "頓"的本義為叩首,《說文解字》釋作"下首也"(來源:《說文解字》卷九),後引申出整頓、停頓等義。
- "圉"在《康熙字典》中有二解:一作"養馬者曰圉"(來源:《康熙字典》丑集上),指養馬場所;二通"圄",表監獄之義(來源:《辭源》修訂本)。
二、組合釋義
該詞在現存文獻中用例罕見,據《漢語大詞典》考據,可作兩種解釋:
- 指整頓馬政,見于古代軍事文書中的特定用法,如"頓圉修備"表示整饬馬廄、籌備戰馬(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七冊)。
- 或為"頓圄"的異體寫法,表囚禁場所,如《漢書·王莽傳》注引應劭曰"頓謂止宿,圄謂牢獄"(來源:《漢書》顔師古注本)。
三、使用注意
該詞屬古代特定語境用語,現代漢語中已無實際用例,常見于古籍校注領域。具體釋義需結合上下文語境判斷,建議參考中華書局版《古代漢語詞典》進行深度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頓圉”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頓圉(拼音:dùn yǔ)指古代官驿設立的養馬場,主要用于驿站馬匹的飼養和管理。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已不常用。
2.字義分解
- 頓:
在古漢語中可指驿站(如“頓驿”),也包含“處理”“安置”等含義,此處引申為驿站相關事務的場所。
- 圉:
本義為養馬或養馬人(如《左傳》中“馬有圉”),後泛指養馬的場地。
3.曆史用例
宋代文獻《兩浙路轉運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提到:“許西之頓圉,歲誅旁民出薪木五萬餘,以繕鬥門。”
解讀:此例說明頓圉的維護需要征調周邊百姓的木材資源,反映了古代驿站對地方民力的依賴。
4.補充說明
- 功能:頓圉不僅養馬,還可能涉及驿站基礎設施(如鬥門)的修繕。
- 管理:通常由官府指派專人(如“圉人”)負責,屬于古代交通體系的重要部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代史料或驿站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崩分憋屈嗶嘰冰寒程式控制陳結馳冒崇敬牀沿楚岑椿舍翠碧麤近蕩魂攝魄牒桉鬥亂惰輪方鲠繁簡扶牀撫循鈇钺各色各樣乖殊光應故技重演黑道诃駡回執交頸潔采節行接餘傑子勁質科學院曠瘠兩面留爪邁德面诤木斧排號剖棃氣竭聲澌輕鄙渠梁饒勇軟聲騷人雅士詩律識習誰門暑溼特揖同步亡虜文身翦發誣訴仙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