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津逻的意思、津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津逻的解释

古代渡口上巡逻的士卒。《南史·王华传》:“﹝ 王华 ﹞随沙门 释曇冰 逃,使提衣襆从后,津逻咸疑焉。”《新唐书·李德裕传》:“水斗三十千,取者益它汲转鬻於道,互相欺訹,往者日数十百人。 德裕 严勒津逻捕絶之。”亦指在渡口巡逻。《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时内外疑阻,津逻严急, 仲堪 以斜绢为书,内箭簳中,合鏑漆之,因 庾楷 以送 恭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津逻(jīn luó)是古代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水陆要道上的巡逻关卡或巡查人员。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该词由“津”(渡口、交通要冲)与“逻”(巡察、警戒)组合而成,特指古代在渡口、码头等水路要冲设立的军事或治安检查点。

从历史背景来看,津逻的设置与古代交通管制密切相关。据《中国军事制度史》记载,这类关卡多出现在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主要功能包括稽查商旅、缉捕盗贼、征收关税等,是维护水陆运输秩序的重要设施。唐代诗人杜甫在《夔州歌十绝句》中曾有“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的描述,相关注疏指出“津逻”在此语境中代指长江三峡地区的江防哨所。

值得注意的是,《辞源》特别强调该词具有双重指代性:既可指代具体的稽查场所(如“置津逻于江渚”),也可引申为执行巡查任务的吏卒(如“津逻持戟相望”)。这种词义特征与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以地点代职能”的语言现象相吻合。

网络扩展解释

“津逻”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历史文献及搜索结果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津逻指古代渡口上负责巡逻的士卒,主要职责是维护渡口秩序、稽查往来人员或货物。该词由“津”(渡口)和“逻”(巡察)组合而成,字面含义即“渡口的巡察者”。

2.文献出处

3.扩展含义

在部分文献中,“津逻”也代指渡口的巡逻行为本身。例如《资治通鉴》提到“津逻严急”,即强调巡逻的严密性。

4.相关字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或历史案例,可参考《南史》《新唐书》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暗锁贬处编目刹手鐧成则为王,败则为贼齿壮触摸大夫放瘀赋纳杠台格鲁吉亚人勾芡关刀贯越邗关回氐活国奖罚分明籍産集録金籙云签近效獧狡锯牙钩爪开泰诳饰览瞩练究鳢肠历年慢条斯礼内外千金寿裘茸去杀日及三月三日山踯躅释网瘦伶仃手腕子受用顺劲淑性四钵私术诉状天兵铁拨亭子退伍军人涒滩兀奡无情手下磨车相死燮理邪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