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指人體筋的系結處。《靈樞經·九宮八風》:“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内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
“筋紐”是一個中醫學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基本定義
指人體筋的系結處,即肌腱或筋膜附着于骨骼的關鍵連接點。在《靈樞經·九宮八風》中記載,外邪(如風)侵入人體時,可能影響肝部并外顯于“筋紐”,導緻身體濕氣過重。
解剖結構
包含兩種具體形态:
功能與作用
中醫認為筋紐是氣血運行的關鍵節點,與經絡通暢性密切相關。通過抻筋(拉伸筋腱)可調節氣血,維護健康。此外,它也被引申比喻為事物中緊密關聯的核心部分,如“筋骨相連的樞紐”。
現代理解
現代醫學中類似概念包括肌腱、韌帶及筋膜組織,這些結構在運動協調和身體穩定性中起重要作用。
《筋紐》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聯繫緊密、聯繫牢固的關系。形容事物之間的紐帶非常牢固,難以分離。
《筋紐》的拆分部首是“纟”和“囗”,其中,“纟”是指“纟”,也即是紐的部首;“囗”是指囗,表示是一個部首的左右結構。筆畫數為9畫。
《筋紐》最早出現在《荀子·勸學》中,原文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箫之為器也,聲兮微,弦之為紐也,力兮堅,筋之為紐也,關兮密。”意思是,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先保養好工具。箫的響聲微弱,是因為它的尺寸小,但由弦琴的聲音可以看出,它的琴弦結構牢固。箫是用絲弦制成的,而絲弦之間有緊密的聯繫,因此被用來比喻關系緊密的事物或牢固的情感紐帶。
《筋紐》的繁體寫法為「筋紐」,紐的字形比簡體字更加複雜。
古代《筋紐》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漢字中,紐的字形為「絇」,筋的字形為「筋」。
這個團隊的成員之間建立了緊密的工作關系,形成了堅實的筋紐。
筋結、紐帶、紐扣、筋脈、筋絡
紐帶、紐扣、聯繫、紐結
疏離、解散、分離、松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