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袒蕩的意思、袒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袒蕩的解釋

坦率,不做作。 鄭振铎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二一章二:“ 正始 之際,崇尚清淡,士大夫以寥廓之言,袒蕩之行相高,更增進了文辭的隽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袒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一、基本含義

指言行坦率自然、不拘束、不做作,強調真實表達自我而不加掩飾。例如形容人說話直率、行為灑脫。


二、字義分解

  1. 袒:原指脫去上衣露出身體,引申為不遮掩、公開表露(如“袒露心聲”)。
  2. 蕩:本義為搖動、無拘束,引申為灑脫、不受束縛(如“放蕩不羁”)。

兩字組合後,強調内外一緻的率真狀态。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1. 文學描述:常用于形容文人雅士的灑脫風範。例如鄭振铎在《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提到,魏晉時期士大夫以“袒蕩之行”提升文辭的隽永。
  2. 性格評價:描述人直率真誠的性格,如:“他為人袒蕩,從不在小事上計較。”

四、近義詞與辨析


五、權威來源

以上解釋綜合自《查字典》(高權威)、漢典(極高權威)及《搜狗百科》。如需更詳細用例,可參考鄭振铎著作中的原文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袒蕩

袒蕩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tǎn dàng。它是由“衣”和“丹”兩個部首組成。

衣部表示與衣服有關的意義,而丹部則表示紅色或者肉體。結合在一起,袒蕩表示的是赤裸或者騰空。這個詞通常用于形容身體暴露或裸露的狀态。例如,夏天海邊的遊泳者袒蕩在陽光下。

袒蕩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古代,袒蕩的寫法是“袒搪”,其中的“搪”表示袅娜。後來,隨着漢字的發展,搪字的形狀逐漸變化,并且在現代漢字中不再使用。

袒蕩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袒蕩

以下是一些關于袒蕩的例句:

1. 這個運動員在冰上袒蕩自如,輕松完成了一系列動作。

2. 在炎炎夏日,他們幾位友人都選擇了在河邊袒蕩,享受潑水的樂趣。

組詞:袒露、保袒、袒胸露背。

近義詞:赤身、裸露。

反義詞:穿戴、遮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