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茅的意思、封茅的詳細解釋
封茅的解釋
指分封諸侯。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賜以白茅包裹的社壇方土。後泛指任命地方高級官員。 唐 殷堯藩 《李節度平虜》詩:“元勳未論封茅異,捷勢應如破竹然。”
詞語分解
- 封的解釋 封 ē 密閉,使跟外面隔絕:封閉。密封。封口。封存。封條。封貯。封面。封底。封鎖。封頂。冰封雪飄。封山育林。 用來裝信、錢等物的紙套:信封。賞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或臣僚:封侯。封君(領有封地
- 茅的解釋 茅 á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開花,後生葉,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莖可食,亦可入藥。葉可編蓑衣(亦稱“白茅”):茅草。茅廬。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封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發音:fēng máo
核心釋義:
- 分封諸侯:源于古代天子分封諸侯的儀式,天子将社壇的方土用白茅包裹賜予諸侯,象征授予土地和權力。
- 引申義:後泛指任命地方高級官員或授予重要職位。
二、曆史背景與出處
- 儀式起源:白茅在古代被視為神聖植物,常用于祭祀或分封儀式。分封時,天子以白茅包裹特定顔色的土(如青土),代表不同等級的封地。
- 文獻例證:唐代殷堯藩《李節度平虜》詩中有“元勳未論封茅異”一句,印證該詞用于描述封賞功臣的場景。
三、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封茅”有“封閉保密”的引申義(如将祭祀茅草封閉以示尊重),但此用法較為少見,且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語境下的擴展或誤讀。
四、現代應用
現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中,強調古代分封制度的文化内涵,或比喻性地指代重要職位的任命。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禮制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茅》這個詞是指封閉或遮擋茅草。具體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封(封、口)和茅(艹、毛、二)。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農曆五月時封茅是一種祭祀活動,目的是為了驅逐瘟疫和災禍,并祈求豐收和平安。在繁體字中,封茅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會有一些變體,封茅也不例外。例如,可以使用“封冒”替代“封茅”的茅字部分,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也能見到。
以下是一個封茅的例句:“農民們在五月的時候封茅,祈求明年的豐收和平安。”
在相關的詞彙中,可以組成“封神榜”、“封建社會”等詞組,表示封閉的範圍或者封建社會的制度。近義詞可以有“封閉”、“遮擋”等,表示相似的意思。反義詞可以有“開放”、“公開”等,表示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回答滿足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