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ard] 據守
把守;占據。 清 梁廷枬 《夷氛聞記》卷一:“十三年,兵敗於 越南 富良江 ,駛三船泊 十字門 ,登 澳 ,踞守諸臺。” 清 陳春曉 《杭關吏》詩:“踞守關南北,南北設兩關。”《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憶昭樓洪楊奏稿·八月初三日嘉定染坊緻顔五峰信》:“今日之勢,城池已被踞守,弄假成真, 嘉定 斷難無事。”
“踞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踞守(jù shǒu)指通過占據有利位置進行守衛或防禦,強調對某一區域的強力控制。其核心含義與“據守”相近,但更突出“踞”(占據)的主動性。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叙述,日常口語中較少出現。英文可譯為“guard”或“hold a position”,但需根據語境調整。
踞守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踞踏、堅守”的意思。它由“踞”和“守”兩個字組成。
拆分“踞”的部首為“足”,它有13個筆畫;拆分“守”的部首為“宀”,它有3個筆畫。
“踞守”一詞最早出現于《莊子·天下篇》:“率履踞知止者,可以為天下先。”也就是指那些能夠穩步踏實地行事,過程中能夠守正不移的人,具備了為人處世的智慧。
在繁體字中,“踞守”可以寫作「踞守」。
在古代,寫作“踞守”的漢字略有不同。“踞”字的本意是指“踏踞、盤踞”的意思,它的寫法為「躡」。而“守”字的本意是指“保持、守護”的意思,它的寫法為「守」。
1. 他在這個崗位上踞守多年,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 古人常說:“踞守中正,不負天地。”
踞守的組詞有:踞守原則、踞守崗位。
近義詞:忠誠、堅定、不動搖。
反義詞:遊移、搖擺、動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