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和寬容。指人的性情态度。《舊唐書·李日知傳》:“時法令嚴,吏争為酷, 日知 獨平寬無文緻。” 唐 韓愈 《闵己賦》:“昔 顔氏 之庶幾兮,在隱約而平寬。” 宋 朱熹 《和亦樂園韻》:“莫笑君家五畝園,要須胸次亦平寬。”
“平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指性情平和寬容,常用于描述人的态度或胸襟。如《舊唐書》提到李日知“獨平寬無文緻”,韓愈在《闵己賦》中也用此詞形容顔回的高尚品質。
核心内涵
強調為人處世時的包容性,既有心境平淡然(如朱熹詩句“要須胸次亦平寬”),也包含對他人過失的寬厚态度。
比喻延伸
部分文獻将其引申為空間上的開闊平坦,如形容道路、河流的暢通無阻,或比喻人生境遇的順遂(如“急流險灘與平寬和緩的流水”對比)。
“寬”字本義為房屋寬敞(《說文解字》),後衍生出度量寬廣之意,與“平”組合後更強化了精神層面的開闊性。
可通過滬江線上詞典或查字典查閱更多古典用例。
《平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寬敞平坦。形容地勢開闊,空間遼闊。平和寬闊也可以用來比喻心态穩定和胸襟寬廣。
《平寬》的拆分部首是「戶」和「廣」。它的總筆畫數為8。
《平寬》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常見,它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的記載。在古代漢字的使用中,人們以用字為貴,常常精心設計字形以表達意義。平寬是由「平」和「寬」兩個字組合而成,具有了組合後兩個字的意義特征。
《平寬》的繁體字形為「平寬」。
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包括字形、筆畫以及部首的排列順序等方面。關于《平寬》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需要參考更多的專業文獻才能給出确切的答案。
1. 這個房間非常平寬,可以容納許多人。
2. 他的胸懷平寬,從不計較小事。
3. 這片平寬的草原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組詞:平坦、寬廣、寬敞、平緩、寬容
近義詞:開闊、豁達、廣闊、寬宏
反義詞:狹窄、狹隘、狹小、險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