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棋子。下棋用的棋具。《白雪遺音·剪靛花·下盤碁》:“情人進房要與姐兒下盤碁,姐兒勉強隻得手拿着碁子兒咕唧唧。”
(2).喻指棋子型的塊狀物或圖樣。《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影》:“﹝ 趙知縣 ﹞回頭看時,見一個孩兒,挽着三箇角兒,碁子布背心。”《醒世姻緣傳》第五四回:“待不得幾日,又改了行賣涼粉碁子,那老婆又偷那涼粉的材料與那切就的碁子。”
“碁子”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qí zǐ(注音:ㄑㄧˊ ㄗˇ),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字面含義
指下棋時使用的棋子,即傳統棋類遊戲的棋具。例如《白雪遺音·剪靛花·下盤碁》中描述:“情人進房要與姐兒下盤碁,姐兒勉強隻得手拿着碁子兒咕唧唧”。
比喻意義
引申為“棋子型的塊狀物或圖樣”,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如《警世通言》提到孩童穿着“碁子布背心”,《醒世姻緣傳》中則描述食物被切為碁子狀。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白雪遺音》《警世通言》等原文。
《碁子》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圍棋棋子的簡稱。
《碁子》的部首是石(石字底部的一橫為石部)。
它由12個筆畫組成:
又(一畫)+ 石(五畫)+ 子(七畫) = 12畫。
《碁子》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圍棋文化,是對圍棋棋子的稱呼。
《碁子》的繁體字是「棊子」。
在古代,漢字「碁子」的寫法為「碁子」,與現代字形相似但稍有差異。
1. 圍棋棋盤上擺滿了黑白兩色的碁子。
2. 他用紅色的碁子下在了棋盤的角落。
3. 學習圍棋的第一步是了解每種碁子的功能。
1. 碁盤:圍棋下棋的器具。
2. 碁局:指圍棋比賽。
3. 碁藝:指圍棋技藝。
1. 棋子:圍棋棋子的通用稱呼。
2. 棋子:象棋中的棋子。
3. 擱子:圍棋中已經被吃掉的棋子。
1. 空子:在圍棋中某個點位上無法下子,稱為空子。
2. 空缺:指棋盤上未被下滿的位置。
3. 空白:指尚未下子的位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