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為的意思、過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為的解釋

錯誤的行為。《管子·小稱》:“是以我有過為,而民無過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過為"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行為或做事超出了適當的限度或本分,含有過度、過分、不恰當之意。它帶有明顯的書面語色彩和一定的貶義傾向,強調行為的失當性。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辭書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過度作為;過分行事

    指超出合理範圍或必要程度的舉動,常隱含批評其不合時宜或缺乏節制。

    例:凡事需有度,過為則易招緻禍患。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96頁。

  2. 非分之舉;超越本分的行為

    強調行為違背常規或身份定位,有僭越、不當幹預之意。

    例:臣子過為幹政,有違君臣之禮。

    來源:《辭海》(第7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2152頁。


二、語義分析


三、經典文獻用例

  1. 《荀子·修身》:

    “怒不過奪,喜不過予……是法勝私也。過為則生亂。”

    釋義:言行過度會導緻混亂,強調節制的重要性。

  2. 《漢書·董仲舒傳》:

    “質樸之過為野,文雅之過為史。”

    釋義:過度質樸流于粗鄙,過度文雅流于虛浮,指出行為需守中道。


四、近義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例句
過為 強調主動行為的失度 政策過為幹預市場機制。
過分 側重程度超标,語義更口語化 要求過分苛刻,難以實現。
僭越 特指超越身份權限 諸侯僭越禮制,擅用九鼎。

五、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辭海》(第7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3.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4.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2014年。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辭書以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過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1. 基本解釋
    指錯誤的行為,強調行為本身的過失或不恰當。該釋義源自《管子·小稱》中的記載:“是以我有過為,而民無過命。”

  2. 結構分析

    • 過:在古漢語中可表示“錯誤”“過失”(如《論語》“過則勿憚改”)。
    • 為:指“行為”“作為”。
      組合後意為“錯誤的行為”,常用于批評或反思不當舉措。

二、現代用法中的引申義

  1. 成語釋義
    作為四字成語時,讀作guò wéi,意為過分、過度地做某事,強調超出合理界限。
    例如:“凡事需有度,過為則易招緻反效果。”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勸誡他人避免極端行為,如“過為追求完美可能適得其反”。

三、綜合對比

角度 古代含義 現代引申義
核心意義 錯誤行為(貶義) 過度行為(中性偏貶)
語境側重 直接指行為不當 強調程度超出合理範圍
文獻依據 《管子》等古籍 現代詞典釋義

提示:具體理解需結合上下文。若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證或成語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 或《查字典》。

别人正在浏覽...

抱忿杯水之謝避年不足為法粲者廠畈笞叱斥題聰明兒從征村谷德聲電光朝露刁唆谛信二花臉方垂房卧藩篆風幹風態忿嫉伏戎幹酒圭璋特達國憂寒蟬仗馬火上弄冰淩蒹葭伊人艱辛進扼靜緩金箍咒謹閲樛纏狂佞隆薄論集沒來由怒不可遏泉下掃彗省放神算手不釋書稅車四壁廂肆直逃首痛切頭頭是道王僑危笃無霸無關宏旨香熏熏羨利銜片遐壤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