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井宿區域。 晉 左思 《蜀都賦》:“ 岷山 之精,上為 井絡 。” 劉逵 注:“《河圖括地象》曰:‘ 岷山 之地,上為 井絡 ,帝以會昌,神以建福,上為 天井 ’,言 岷山 之地,上為 東井 維絡; 岷山 之精,上為天之 井 星也。” 唐 孫樵 《刻武侯碑陰》:“是 井絡 之野,與 武侯 存亡俱矣。” 惜秋 《維新夢·授職》:“回望 天彭 井絡 ,彗星作作芒寒。”
(2).井宿的分野。專指 岷山 。 唐 李商隱 《井絡》詩:“ 井絡 天彭 一掌中,漫誇天設劍為峰。” 張索 《拟李義山<井絡>》詩:“ 井絡 天彭 地勢雄,極天雲霧起鴻濛。”
(3).泛指 蜀 地。《宋書·袁豹傳》:“清 江 源於濫觴,澄氛祲於 井絡 。” 宋 陸遊 《晚登子城》詩:“老 吳 将軍獨護 蜀 ,坐使 井絡 無欃搶。”
(4).猶言井裡、街道。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歸武昌歌》:“ 武昌 何雄哉?高藩巨鎮天為開。英雄割據三千年,聖代乾坤盡陶冶。翬飛井絡周沓乎其間,不獨帆檣往來者。”
“井絡”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井宿區域
指星宿中“井宿”對應的地域。晉代左思《蜀都賦》記載:“岷山之精,上為井絡”,劉逵注解引《河圖括地象》稱岷山對應天象中的井宿,形成天地呼應關系。
井宿分野(特指岷山)
古代天文學中,井宿對應的地理分野為岷山。唐代李商隱《井絡》詩雲:“井絡天彭一掌中”,即以井絡代指岷山區域。
泛指蜀地
擴展為整個四川地區的代稱。如《宋書·袁豹傳》用“井絡”指代蜀地,宋代陸遊詩中也有“坐使井絡無欃槍”的表述。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詞典及古籍注釋,完整來源可查閱相關網頁。
井絡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層含義。首先,它可以指代水井口和水井的管道,通常用于描述水流的流向和路徑。其次,井絡也可以比喻網絡,表示信息或人員的交流和聯繫。最後,井絡還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複雜和紛繁。
井絡的拆分部首是井字,并且它的左邊是“⽇” ,右邊是“
“。根據這個部首的位置可以推斷它是與水井有關的字符。同時,井絡共有10畫。
井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社會中,水井是人們生活和農業生産所必需的。水井為人們提供幹淨的飲用水和灌溉農田所需的水源。同時,井也成為人們交流和互動的場所。隨着時間的推移,井絡逐漸演變為表示網絡和聯繫的詞彙。
井絡在繁體中寫作「井絡」。
在古時候,井絡的寫法為「井洛」,其中的“洛”與現在的“絡”有相似之處,都表示流動和連接。
1. 他們的交流通過互聯網井絡得以加強。
2. 這個城市的水井絡非常複雜,充分滿足了居民的用水需求。
1. 井口:指水井的出水口。
2. 紅井綠絡:比喻繁忙而複雜的交通樞紐。
1. 網絡
2. 通道
單一、孤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