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唯謹的意思、唯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唯謹的解釋

唯有謹慎。《論語·鄉黨》:“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子孫勝冠者在側,雖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僕訢訢如也,唯謹。”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高宗幸太學》:“上欲幸齋,必預敕齋名,擗截唯謹。” 郭沫若 《海濤集·跨着東海》:“經了檢事親自出馬的介紹,警察局長當然是奉命唯謹,沒有第二句話好說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唯謹”是一個文言色彩濃厚的詞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仿古語境中。其核心含義是形容态度或行為極其恭敬、謹慎,不敢有絲毫怠慢或疏忽。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1. 字義分解與合成義:

    • 唯 (wéi): 本義是應答聲,表示恭敬的答應,引申為“隻有”、“隻是”,強調單一性和專注性。在此詞中,主要取其“恭敬應諾”的意味,表示一種順從、專注的态度。
    • 謹 (jǐn): 本義是慎重、小心,引申為恭敬、嚴肅。指在言語或行為上非常注意,避免出錯或失禮。
    • 唯謹: 二字結合,并非簡單的并列,而是“唯”修飾“謹”,強調其謹慎、恭敬的程度達到了極緻,即“極其恭敬謹慎”、“畢恭畢敬”、“小心翼翼”。它描述的是一種高度自律、戰戰兢兢、唯恐有失的狀态。
  2. 核心釋義:

    • 極其恭敬謹慎: 這是“唯謹”最核心、最常用的意思。形容人在言行舉止上非常小心,态度十分恭敬,不敢有絲毫馬虎或放縱。
    • 出處與用法: 該詞常出現在描述臣子對君主、下屬對上級、晚輩對長輩、或對待重要事務時的态度。例如:
      • 《論語·鄉黨》:“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他在宗廟裡、朝廷上,說話明白流暢,隻是比較謹慎罷了。) 這裡描述了孔子在正式場合說話謹慎的态度。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2版,第1598頁“唯”字條。
      •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石)慶為太仆,禦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舉手曰:‘六馬。’慶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然猶如此。其為謹慎,雖他皆如是。” (石慶擔任太仆,為皇帝駕車外出,皇帝問車上有幾匹馬,石慶用馬鞭數完馬後,才舉手回答說:“六匹馬。”石慶在石奮的兒子中是最隨便不拘禮的了,尚且如此小心。他做事的謹慎,其他方面也都像這樣。) 這個故事常被用來形容“唯謹”的具體表現。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第3卷,第311頁“唯謹”條。
  3. 用法特征:

    • 文言色彩: 屬于典型的文言詞彙,現代口語和一般書面語中極少使用。
    • 形容狀态: 主要用作謂語或狀語,描述人的行為态度。
    • 程度副詞隱含: 本身已包含“極其”、“非常”的程度意味,通常不再加程度副詞修飾。

“唯謹”意指極其恭敬謹慎,形容人在言行上高度自律、小心翼翼、畢恭畢敬的态度,尤其在面對尊長、上級或重要場合時。它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的謙恭、禮敬和謹言慎行的價值觀。

主要參考來源:

(注:由于“唯謹”是非常用文言詞,且權威線上詞典如《漢語大詞典》網絡版查詢需權限,故此處僅列出權威工具書名稱作為來源依據,其紙質版或授權網絡版可提供最詳實的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唯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唯有謹慎”或“非常小心”,強調做事時極度慎重、不敢有絲毫馬虎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代典籍:
    • 出自《論語·鄉黨》:“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指在正式場合發言需謹慎。
    •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提到“僮僕訢訢如也,唯謹”,描述仆從恭敬謹慎的狀态。
  2. 現代用例:
    • 郭沫若《跨着東海》中“奉命唯謹”,表示嚴格遵從命令。
    • 常見搭配如“行事唯謹”“奉命唯謹”,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

三、相關辨析


四、文化内涵

該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謙遜、克制、守禮的推崇,尤其在儒家思想中,謹慎被視為修身的重要品質。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論語》《史記》等文獻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獲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豳人畢雨箕風草率将事遲頓綽屑單弦燈色定帖奪官厄爾尼諾現象放魚入海風塵肮髒浮翠流丹黼衣方領輔殷糕乾歸翮詭惑害虐耗匮河邊黑色幽默黑心符洪亮黃人守日貨人蹇鄂将然講言鉸孔界地節用愛民機靜鯨吞君權克堪蘭堂蠻酋貓頭筍面目佞臣派仗全丁全夥三錢之府三原色上體殺禋折羅身寄虎吻死籍搜括潭澗痛貫心膂桐華煙婐劃無胈烏龜殼谺坼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