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浄戒的意思、浄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浄戒的解釋

佛門清淨的戒律。《梁書·諸夷傳·中天竺》:“常修浄戒,式導不及。” 唐 白居易 《拜表回閑遊》詩:“八關浄戒齋銷日,一曲狂歌醉送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浄戒(同"淨戒")是漢語佛教術語,具有雙重含義:

一、基本語義 指清淨無染的戒律規範,《佛學大辭典》将其定義為"離諸過惡之戒法",強調修行者需通過持戒達到身心純淨的狀态,符合佛教"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的核心教義。

二、佛教術語延伸 在佛教經典中有特定實踐内涵:

  1. 具足戒别稱:專指出家僧尼受持的具足戒,如《梵網經》所述"菩薩有十重四十八輕戒",通過受持這些戒律實現"攝律儀、攝善法、攝衆生"的修行目标
  2. 三學次第:屬于戒定慧三學之首,《大智度論》卷十三強調"戒為無上菩提本",淨戒能生禅定,由定發慧的修行次第

主要引用來源:

  1.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2. 鸠摩羅什譯《梵網經》
  3. 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

網絡擴展解釋

“浄戒”是佛教術語,指佛門中清淨的戒律,強調修行者需遵守的行為規範與道德準則。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浄戒”由“浄”(清淨、無染)和“戒”(戒律、約束)組成,意為通過持守戒律達到身心清淨的狀态。其核心是佛教徒為斷除煩惱、遠離惡行而遵循的修行準則。

  2. 字義分解

    • 浄(jìng):同“淨”,指純淨、無雜染,體現佛教追求的超脫世俗污染的理想狀态。
    • 戒(jiè):此處特指佛教戒律,包括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用以規範言行。
  3. 文獻例證

    • 《梁書·諸夷傳》提到“常修浄戒,式導不及”,說明持戒是修行者自我約束的重要方式。
    • 唐代白居易詩“八關浄戒齋銷日”則描繪了通過齋戒與持戒淨化身心的實踐。
  4. 延伸意義
    除具體戒條外,“浄戒”也象征對貪嗔癡等煩惱的克制,強調内在修心與外在行為的統一。

總結來看,“浄戒”既是佛教徒的行為規範,也是追求解脫的修行基礎,融合了自律、清淨與道德提升的多重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百端交集巴掌北朝北疆碑頭筆畫查字法筆外法澄居刺爇大辰調幹生堕淚碣負老攜幼根詞觥飯貴宅骨立毫米汞柱懷寵桓楹诙達賈怠鍵阍堅實叫屈濟濟儆備寖疎決去拘拑困笃廉視龍集貓頭冒嫌末了腦電圖腦戶旁風潑花團前刀兒氣窗清眼鬼秋岚上任山鲊聲請社日天中天透越委蛇未應文東武西穩丕丕溫诏戊己校尉烏臘草無條件攜負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