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北朝的意思、北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北朝的解釋

(1). 南北朝 時, 北魏 、 東魏 、 西魏 、 北齊 、 北周 立國北方,史稱 北朝 ,以與立國南方,疊相更替的 南朝 ( 宋 、 齊 、 梁 、 陳 )相對。參見“ 南北朝 ”。

(2).泛指北方的王朝。多指少數民族政權。《新五代史·晉高祖皇後李氏》:“昔先帝起 太原 時,欲擇一子留守,謀之北朝皇帝,皇帝以屬我。”此指 契丹 。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逸文》:“ 景德 中,朝廷始與北虜通好,詔遣使将以‘北朝’呼之。”此指 遼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北朝是中國南北朝時期(420-589年)北方政權的統稱,與南朝(宋、齊、梁、陳)形成南北對峙格局。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北朝指公元386年至581年間,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五個政權: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這些政權以鮮卑族為主,最終由隋朝繼承北周疆域完成統一。

2.時間範圍

3.政權更替

  1. 北魏(386-534年):統一北方後推行漢化改革(如孝文帝遷都洛陽、改漢姓等),促進民族融合。
  2. 分裂: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534-550年)和西魏(535-556年)。
  3. 後續政權:東魏被北齊(550-577年)取代,西魏被北周(557-581年)取代。

4.曆史意義

5.與南朝關系

北朝與南朝長期對峙,雙方以長江為界,形成政治、軍事對立,但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共同推動南北朝時期的多元發展。


北朝是少數民族主導的北方政權序列,通過改革與融合為隋唐統一創造了條件。其曆史貢獻主要體現在制度創新和民族整合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北朝這個詞是指中國曆史上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朝代。北朝分為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四個朝代。下面是關于北朝的相關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北朝的"北"字是由"匕"和"包"兩個部首組成,共有4個筆畫。 - 來源:北朝這個詞語來源于當時中國的政治狀況,南北朝時期中國分為南北兩個政權,北朝是指北方的朝代。 - 繁體:北朝在繁體字中仍然寫作「北朝」。 -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曆史記載,北朝這個詞在古代使用的漢字寫法與現代一緻。 - 例句:北朝時期,北方的統治者與南方的南朝政權進行着激烈的争鬥。 其他相關信息: - 組詞:北朝可以組成一些詞語,如北朝諸侯、北朝名臣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