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ing] 見“逶迤”
(1).綿延屈曲貌。《楚辭·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二十八字之間,委蛇曲折,含不盡之意。” 清 唐甄 《潛書·匪更》:“委蛇合度,是謂從舊。”
(2).曲折行進貌。《史記·蘇秦列傳》:“嫂委虵蒲服,以面掩地而謝。” 司馬貞 索隱:“委虵謂以面掩地而進,若虵行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宅妖》:“膩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時始沒。”
(3).迂遠貌。《文選·嵇康<琴賦>》:“穆溫柔以怡懌,婉順敍而委蛇。” 呂向 注:“委蛇,長遠之貌。” 晉 成公綏 《天地賦》:“河漢委虵而帶天,虹蜺偃蹇於昊蒼。”
(4).雍容自得貌。《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鄭玄 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陸德明 釋文:“《韓詩》作‘逶迤’,雲公正貌。”《隸釋·漢冀州從事張表碑》:“委虵公門,謇謇匪躳。” 宋 蘇轼 《謝三伏早出院表》:“遽蒙假借之私,得遂委蛇之樂。” 清 黃遵憲 《罷美國留學生感賦》詩:“便便腹高卧,委蛇復委蛇。”
(5).隨順、順應貌。《莊子·應帝王》:“吾與之虛而委蛇。” 成玄英 疏:“委蛇,隨順之貌也。”《莊子·庚桑楚》:“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明史·吳時來傳》:“晚節不能自堅,委蛇執政間。” 清 恽敬 《博婦》:“雖然二君子者,委虵以適變,堅忍以藏用,期於復 漢 唐 之祚而已。”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吾以為今日革命,不能不與外國委蛇。雖極委蛇,猶不能不使外人幹涉。”參見“ 虛與委蛇 ”。
(6).神話傳說中的蛇。《莊子·達生》:“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乎霸。”
(7).草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葳蕤》:“委蛇,此亦似是萎蕤,并俟考訪。”
“委蛇”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類解釋:
該詞既可指神話中的雙頭蛇怪,也用于描述虛僞态度、蜿蜒形态或從容姿态,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山海經》《莊子》等典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委蛇》是一個含有貶義色彩的詞語,形容人的行為或言談像蛇一樣狡詐或谄媚。
《委蛇》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女字旁和蟲字頭。女字旁代表山和女性,蟲字頭代表昆蟲,蛇在昆蟲中屬于一類。這個詞一共有14個筆畫。
《委蛇》是漢語詞彙,來源于古代小說《紅樓夢》。在小說中,賈母把薛姨媽形容為“面上委蛇,眼裡媚人”。繁體字為「委絲」,但現代通用字為「委蛇」。
在古時候,漢字“委蛇”也有另一種寫法,即「委絲」。該字形中的「絲」是指絲,與蛇的身體形态有所關聯。
1. 他用委蛇的口吻向上司申請加薪。
2. 她總是委蛇地對男友說些甜言蜜語。
1. 委靡:形容情緒低落或精神疲憊。
2. 委曲:形容因為迎合他人而忍受******或委屈。
3. 委婉:委婉曲折地表達,婉轉委婉。
1. 阿谀奉承:表示過度谄媚或阿谀取寵。
2. 奉迎:表示恭敬地迎接或追隨。
直率:表示直接坦誠,毫不矯揉造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