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敬恭的意思、敬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敬恭的解釋

恭敬奉事;敬慎處事。《詩·大雅·雲漢》:“敬恭明神,宜無悔怒。” 唐 元稹 《于季友授右羽林将軍制》:“爾其敬恭,無替朕命。” 清 吳定 《祭何生文》:“自子來遊,于今三歲。炤炤修修,高志敏事。敬恭師長,雍睦同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敬恭是漢語中表示尊敬與謙遜态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經典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敬"的本義為嚴肅、尊重。《漢語大詞典》釋"敬"為"做事嚴肅認真,引申為尊敬"(來源:漢語大詞典·敬字條)。《說文解字》載:"敬,肅也",強調内心莊重的态度。
  2. "恭"側重外在儀态,《古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謙遜有禮,容貌端莊"(來源:古代漢語詞典·恭字條),《爾雅》注"恭,敬也"說明二字互訓關系。

二、詞義演化 作為合成詞,"敬恭"最早見于《詩經·大雅》"溫溫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臨于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鄭玄箋注"言其敬恭明神而事之"(來源: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在儒家典籍中,《論語·顔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将二字分述,體現内外兼修的道德要求。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兩項用法:

  1. 書面語中表示鄭重尊敬,如"敬恭桑梓"(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2. 特定語境指祭祀禮儀,如《禮記·祭義》"緻愛則存,緻悫則著,著存不忘乎心,敬恭而不可解"所述(來源:中華書局禮記譯注)。

網絡擴展解釋

“敬恭”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敬恭”指恭敬奉事、敬慎處事,強調以莊重、謙遜的态度對待人或事物。該詞由“敬”與“恭”兩個同義字構成,均表示尊重、謙遜之意,組合後強化了恭敬的内涵。

二、結構與用法

三、引證與曆史淵源

  1. 《詩經·大雅·雲漢》:“敬恭明神,宜無悔怒。” —— 表達對神明的虔敬。
  2. 唐代元稹《于季友授右羽林将軍制》:“爾其敬恭,無替朕命。” —— 強調臣子對皇命的恭敬奉行。
  3. 清代吳定《祭何生文》:“敬恭師長,雍睦同儕。” —— 體現對師長的尊敬與同輩的和諧。

四、近義詞與擴展

五、現代適用性

雖為古語,但“敬恭”仍可用于強調傳統禮儀或莊重場合的恭敬态度,如學術寫作、正式文書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罷棄表舉跛立慘笑扯撮齒舊催督釣竿蛾封反擊飛劄弗目幹僮高岌各安生理慣盜貫侯關見瓜州含着骨頭露着肉橫飛河上歌和聲厚皮饅頭混渾交迫倦懶開鑼累掯連蹄劣把頭埒垣嶙峋劉杜柳思龍睛魚淪陷區漫口木獸凝澀蟠桃皮油七絶窮陸求親麴君僧房生死交豕亥受聽碎據讨替身天野天之戮民頹塌巍昂揱參寫鳥滊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