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河上歌的意思、河上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河上歌的解釋

古歌名。 漢 趙晔 《吳越春秋·阖闾内傳》:“ 吳 大夫 被離 承宴問 子胥 曰:‘何見而信 喜 ?’ 子胥 曰:‘吾之怨與 喜 同。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清 錢謙益 《讀梅村宮詹豔詩有感書後》詩序:“秋蛩寒蟬,吟噪啁唽,豈堪與間關上下之音希風説響乎?《河上之歌》,聽者将同病相憐,抑或以為同牀各夢,而輾爾一笑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河上歌》是中國古代的一首詩歌作品,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該詩最早見于先秦時期,屬于樂府詩體裁,作者佚名(标注為“先秦無名”)。其核心思想為“同病相憐,同憂相救”,表達處境相似者之間的共鳴與互助。

  2. 關鍵典故
    漢代趙晔《吳越春秋》記載,伍子胥曾引用《河上歌》中的“同病相憐”來比喻自己與白喜(伯嚭)的境遇,說明兩人因共同的仇恨(楚國滅族之仇)而結盟。

二、詩句内容

現存《河上歌》的殘句為:

同病相憐,同憂相捄。
驚翔之鳥相隨而集,濑下之水因複俱流。

詩句通過自然現象(鳥群聚集、水流相隨)隱喻患難者相互依存的關系。

三、後世引用

清代錢謙益在《讀梅村宮詹豔詩有感書後》中,以“河上之歌”暗喻聽者對詩作的不同解讀,延伸出“同床異夢”的對比,展現詩歌的多義性。

四、文化意義

該詩是早期“同病相憐”成語的源頭之一,體現了先秦文學中樸素的人文關懷,對後世同類主題的詩詞、典故有深遠影響。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吳越春秋》及樂府詩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河上歌》的意思

《河上歌》是一首古代詩歌,描寫了河上的美景和人們的歡樂歌唱。這首詩以婉約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了一個優美的場景,給人以心靈的安慰和愉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河上歌》的拆分部首是“水”,具體的拆分筆畫有:“三”、“二”、“一”、“一”。

來源

《河上歌》最初是唐代杜牧所作。他以細膩、感性的筆觸,描繪了河上的和諧美景和人們的歡笑聲。這首詩躍然紙上,生動地展現了人們在自然中的快樂和放松。

繁體

河上歌(繁體:河上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并無太大差異,仍然是“河上歌”。唐代杜牧撰寫的時候,字體可能稍有略微變化。

例句

河上歌,唱響了人們的心聲,喚起了對大自然的贊美。

組詞

河流、上遊、歌唱、唐詩、自然美景。

近義詞

河岸歌、江上歌、溪流歌。

反義詞

山中歌、海上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