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槌砧的意思、槌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槌砧的解釋

鐵錘和鐵砧。錘鍛之器。 北齊 劉晝 《新論·貴言》:“ 越 劒性鋭,必託槌砧,以成純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槌砧”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槌”和“砧”兩個名詞組合而成,主要用于指代古代鍛造金屬或加工物品時配套使用的兩種基礎工具。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 詞義解析

  1. 槌 (Chuí):

    • 本義:指一種用于敲擊的重物,通常帶有手柄。形狀多為圓柱形或長方體,材質可以是木頭、石頭或金屬。
    • 在“槌砧”中的含義:特指鍛造金屬時,工匠手持用來捶打燒紅金屬坯料的工具,即鍛錘 或錘子。它是施加力量、改變金屬形狀的主要工具。
  2. 砧 (Zhēn):

    • 本義:指承受捶打或切割的墊座、底座。
    • 在“槌砧”中的含義:特指鍛造金屬時,放置被加工金屬坯料的堅硬平台,即鐵砧。通常由堅硬沉重的鑄鐵或鋼制成,表面平整,用于承受錘擊力,支撐工件并使其成形。
  3. 槌砧 (Chuízhēn):

    • 合成詞義:指鍛錘和鐵砧 這一對工具的組合。它們是不可分割的工作搭檔,共同構成了傳統手工鍛造(打鐵)的核心設備。
    • 功能象征:象征着鍛造、錘煉的過程。槌代表主動的敲打、塑形之力;砧代表被動的承受、支撐之基。兩者配合,方能将金屬鍛造成型。
    • 引申義:有時也用于比喻經受鍛煉、磨砺的環境或過程(如“曆經槌砧”),或指代基礎、根本的支撐(如“國之槌砧”)。

二、 曆史與文化背景


三、 現代應用與理解


“槌砧”指代的是鍛造工藝中不可或缺的兩種工具——用于敲擊的槌(錘子)和用于承托的砧(鐵砧)。它們共同構成了金屬塑性加工的基礎,象征着錘煉與支撐的力量。該詞根植于中國古代手工業實踐,具有明确的曆史文化内涵,并在特定語境下可引申為磨砺或根基的象征。

網絡擴展解釋

“槌砧”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chuí zhēn,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字面意義

槌砧指鐵錘和鐵砧,是古代鍛造金屬的必備工具。其中“槌”為敲打工具,“砧”為承受敲擊的底座,兩者配合使用以錘煉金屬器物。例如,北齊劉晝在《新論·貴言》中寫道:“越劍性銳,必托槌砧,以成純鈎。”(意為越地寶劍的鋒利,需通過槌砧鍛造而成。)

2.引申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槌砧被引申為互相切磋、共同進步的象征。例如,比喻學問或技藝需通過反複錘煉與交流才能精進。不過,這一用法相對少見,更多文獻仍以工具本義為主。

3.使用場景

4.相關引用

除《新論·貴言》外,唐代盧延讓詩句“餓貓臨鼠穴,饞犬舐魚砧”也體現了“砧”作為工具石的意象。

“槌砧”一詞以工具本義為核心,偶作比喻,需結合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百堵皆作倍程邊野敝撤鄙俚淺陋碧秀長人産乳成夜充積觸機爨龍顔碑代位道馬大願力東圊感恸國有黃條花主昏頭暈腦奬借節日井陌襟懷灑落九奏積殃機葉開承奎墨撈采良工心苦靈昭令族流星馬理準鸾函撓動甯佳品柱青罩清貞窮塵窮骨頭是察順時施宜爍日司分邃殿穗頭天箓團蒲穨爾娲娥王家武鄉試顯價仙貌篠簜小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