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鬥無梁則無以量物,故以“無梁鬥”喻言語之無定準或反複無常。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管着你目下見讐人,則不要口似無梁鬥。” 明 陳士元 《俚言解》卷二:“俗笑人言無定準,曰‘口似無梁鬥’。此語亦有本。《紀異》雲: 高駢 命酒佐 薛濤 改一字令。 駢 曰:‘口有似無梁鬥。’蓋譏之也。 濤 曰:‘川有似三條掾。’公曰:‘奈何一條曲?’ 濤 曰:‘窮酒佐三條掾,一條曲,又何足怪?’”
“無梁鬥”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及解釋如下:
“無梁鬥”字面指沒有橫梁的鬥(古代量器)。因鬥無梁則無法穩定量物,故引申為比喻言語反複無常、缺乏定準,或形容事物基礎不穩固。
部分文獻(如《俚言解》)将“無梁鬥”與俗語“口似無梁鬥”關聯,進一步強化其“言語無憑”的諷刺意味。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考證細節,可參考《李逵負荊》等元代戲曲作品或《漢語大詞典》相關詞條。
《無梁鬥》是一個成語,它主要指沒有任何實質性依靠、沒有建立在堅實基礎上而做出的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三點水)
梁(木、橫、橫、一)
鬥(方、一、口)
來源:《無梁射虎》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唐代楊炯的《夜行舍監錄》。後來演變為《無梁鬥》。
繁體:無樑鬥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樑鬥
例句:他的計劃沒有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實在是一樁無梁鬥的行為。
組詞:無梁之木、鬥而無梁、梁上之物
近義詞:刻舟求劍、緣木求魚
反義詞:穩操勝券、穩步前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