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詞人的意思、詞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詞人的解釋

(1).擅長文辭的人。指騷、賦作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诠賦》:“ 漢 初詞人,順流而作, 陸賈 扣其端, 賈誼 振其緒。” 宋 何薳 《春渚紀聞·作文不憚屢改》:“自昔詞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窮歲月,十年成一賦者。”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又有《蔔居》、《漁父》,述 屈原 既放,與蔔者及漁人問答之辭,亦雲自製,然或後人取故事仿作之,而其設為問難,履韻偶句之法,則頗為詞人則效。”

(2).擅長文辭的人。指詩人。 唐 劉禹錫 《送王司馬之陝州》詩:“兩京大道多遊客,每遇詞人戰一場。” 宋 嶽珂 《桯史·晦庵感興詩》:“予讀 陳子昂 《感遇詞》,愛其詞旨幽邃,音節豪宕,非當世詞人所及。” 金 趙秉文 《答李天英書》:“ 太白 、 杜陵 、 東坡 ,詞人之文也。吾師其詞,不師其意。”

(3).擅長文辭的人。指填詞的人。《二刻拍案驚奇》卷五:“這一首詞乃是 宋 紹興 年間詞人 康伯可 所作。” 清 阮元 《王竹所詞序》:“詞人之作小令,以 五代 、 十國 為宗。守其派者,有 晏 氏父子、 歐陽公 、 張先 、 秦觀 、 賀鑄 、 毛滂 諸人。” 郭沫若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不用說這裡絲毫也沒有舊式詞人的那種靡靡之音,而使 蘇東坡 、 辛棄疾 的豪氣也望塵卻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詞人”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專有名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文學創作範疇 “詞人”指以創作“詞”為專長的文學創作者。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獨特體裁,“詞”興起于唐代,至宋代達到藝術巅峰。《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将“詞人”定義為“擅長填詞的人”,例如宋代詞人李清照、蘇轼等,其作品以《聲聲慢》《水調歌頭》等詞牌為載體,注重音律美與意境營造。

二、曆史發展脈絡 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記載,“詞人”概念在元代後逐漸擴展,既包含傳統詞體創作者,也指代具有文采風雅的文人群體。明清時期,隨着戲曲文學發展,“詞人”身份與曲作家出現交叉,如湯顯祖既被稱為“臨川詞人”也以戲曲創作聞名。

三、現當代語境延伸 現代漢語中,“詞人”延伸指歌詞創作者,如《中國音樂文學史》(人民音樂出版社)所述,該用法在流行音樂領域尤為突出。香港詞人林夕、黃偉文等,通過現代歌詞創作延續了傳統詞學的韻律美學。

需注意與“詩人”的術語區分:詞人專攻詞體創作,受固定詞牌格律約束;詩人則涵蓋更廣泛的詩歌創作形式。這種文體差異在《文體明辨序說》(明代徐師曾著)中有系統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詞人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文學概念,主要分為以下三方面:

  1. 廣義的文學創作者
    詞人最早指擅長文辭的文學家,包括創作騷體、賦體的作者。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到“漢初詞人”陸賈、賈誼,即指賦作家。唐代以後逐漸擴展為詩人,宋代因詞體興盛,詞人成為填詞創作者的專稱,如柳永、李清照、蘇轼等。

  2. 詞體創作的特質
    與詩人不同,詞人更注重抒情與意境,語言精煉且多表現細膩情感、自然景色或曆史哲思。例如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便以婉約風格著稱,而蘇轼的“大江東去”則展現豪放情懷。

  3. 曆史地位的演變
    詞人群體在宋代達到巅峰,宋代詞人數量與作品質量均居曆代之首。後世如清代納蘭性德等雖也有佳作,但整體影響力不及宋代。


詞人既是對古代文辭創作者的統稱,也是宋詞鼎盛時期填詞家的特定身份,其作品以抒情性和藝術性為标志,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别人正在浏覽...

愛卿悲憤不同戴天猜忿才藻襯褡觸塗寸長片善蛋卷洞見肺腑逗撓番號範蠡扶苗幹乞各界恭楷固定價格果老鴻門亭悔悟兼土曒然九慝均方拘奇抉異居心險惡開具考期棱晶蛚蛬盧薄靺鞈鬧着玩兒滂濞遷變前典七孔針葺襲若烹小鮮沙鹭上樹拔梯盛治折損筮蔔壽安水壩說死遂事隨手簿損神跳大花桶檧外鄉現房仙奴仙妾絃師銷鈍謝家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