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赍詣的意思、赍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赍詣的解釋

送往。《剪燈新話·金鳳钗記》:“生感 興娘 之情,以釵貨於市,得鈔二十錠,盡買香燭楮币,賫詣 瓊花觀 ,命道士建醮三晝夜以報之。” 周楞伽 校注:“賫詣,送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赍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用于文言文或特定文獻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文獻例證

在明代小說《剪燈新話·金鳳钗記》中,有例句:

“生感興娘之情,以钗貨于市,得鈔二十錠,盡買香燭楮币,赍詣瓊花觀,命道士建醮三晝夜以報之。”
此處“赍詣”指主人公将香燭等祭品送至瓊花觀,以表感恩。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仿古語境中。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送達”“送往”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詣”的引申義(如“造詣”指學術或技藝的成就),可參考相關古漢語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赍詣的意思

赍詣(jī yì)是一個多音字詞彙,有兩個不同的意思:

1. 赍:擔負;志願擔當。詣:到達;去往。合起來指責任擔當或積極主動地去完成某項任務。

2. 赍:兵器;武器。詣:送到;獻上。合起來指戰争中獻出自己的兵器。

拆分部首和筆畫

赍詣是由兩個部首組成:

來源

赍詣是古代漢語詞彙,最早出現在南朝梁文學家蕭統的《赍詣章》中,用來描述士兵獻出自己的兵器和志願擔當的情景。

繁體

在繁體字中,赍詣被寫作赍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對于赍詣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赍詣前行,從不遲疑。

2. 将士們赍詣着兵器奔向戰場,誓死保家衛國。

組詞

有些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

與赍詣意思類似的詞彙:

反義詞

與赍詣意思相反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