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绮席的意思、绮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绮席的解釋

(1).華麗的席具。古人稱坐卧之鋪墊用具為席。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惠休<怨别>》:“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南朝 梁 陸倕 《石阙銘》:“乃焚其綺席,棄彼寳衣。” 唐 皇甫松 《天仙子》詞:“ 劉郎 此日别天仙,登綺席,淚珠滴,十二晚峯高歷歷。”

(2).盛美的筵席。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八:“玉酒泛雲罍,蘭殽陳綺席。” 明 無名氏 《精忠記·聞訃》:“多應是加官受賞拜丹墀,因此上無暇修書,何須憂忠,不久定有歸期,重開綺席,那其間骨肉仍歡會。” 清 金農 《伎席詠落梅》之二:“離笛含愁綺席春,橫 汾 咫尺隔芳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绮席”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ǐ xí,主要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與結構

  1. 字面拆解

    • 绮:指有花紋的絲織品,引申為“華麗、絢麗”之意。
    • 席:原指坐卧的鋪墊用具,後也代指宴席中的席位。
      組合後形容裝飾華美或場面盛大的宴席場合。
  2. 兩種核心釋義

    • 華麗的席具:指古人用于坐卧的精美鋪墊物,如南朝梁代江淹《雜體詩》中“绮席生浮埃”描述席具的華美。
    • 盛美的筵席:多用于形容宴會、慶典的奢華場景,如唐太宗《帝京篇》中“蘭殽陳绮席”描繪宮廷盛宴。

二、文學引用與演變

  1. 詩詞中的應用

    • 唐代皇甫松《天仙子》以“登绮席,淚珠滴”表現離别場景的華麗與哀愁。
    • 清代金農《伎席詠落梅》用“離笛含愁绮席春”烘托宴會氛圍。
  2. 擴展含義
    明代文獻中,“绮席”逐漸與家庭團聚、歡慶場景關聯,如《精忠記·聞訃》中“重開绮席”暗含重逢的期待。

三、總結

“绮席”既可指具體器物(華麗席具),也可抽象為宴席的盛大場面,是古代文學中表現富貴、慶典的常用意象。其詞義演變反映了漢語詞彙從具象到抽象的擴展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绮席》的意思

《绮席》這個詞是指精美華麗的繡制或編織的席子,常用于形容宴會、婚禮或重要場合的裝飾。

拆分部首和筆畫

《绮席》由“纟”、“乙”、“巾”、“而”、“帀”組成。

總共有13畫。

來源

《绮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最早見于《呂氏春秋》一書。隨着時代的發展,這一詞彙漸漸被人們廣泛使用。

繁體

《绮席》的繁體字為「綺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绮席》的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畢竟文字演變與變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然而,這種變化對于現代人來說已經不再重要,我們通常使用的是現代漢字書寫體系。

例句

1. 婚禮上鋪滿了绮席,場面十分熱鬧。

2. 女兒的婚慶上,我們一家人親手繡制了一條绮席。

組詞

華麗、織繡、精美、裝飾

近義詞

華麗、豪華、華美

反義詞

簡樸、素淨、樸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