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奇崛的意思、奇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奇崛的解釋

[peculiar and prominent] 奇特;奇拔

山勢奇崛

詳細解釋

亦作“ 奇倔 ”。1.奇特挺拔。 南朝 梁 何遜 《渡連圻》詩之一:“懸崖抱奇崛,絶壁駕崚嶒。” 五代 齊己 《江上夏日》詩:“無處清陰似 剡溪 ,火雲奇崛倚空齊。” 郭沫若 《丁東草·石榴》:“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2).獨特不凡。 唐 陸贽 《謝密旨因論所宣事狀》:“自揣凡庸之才,又無奇崛之効。”《舊五代史·周書·太祖紀一》:“形神魁壯,趣向奇崛,愛兵好勇,不事田産。” 明 方孝孺 《題南屏對雪圖》詩:“吾知 王 也奇崛人,新詩妙墨俱絶倫。”

(3).謂筆墨新奇剛健。 宋 姜夔 《續書譜》:“大凡學草書,先當取 張芝 、 皇象 、 索靖 等……然後仿 王右軍 ,申之以變化,鼓之以奇崛。”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此篇多使實字,奇崛有骨。”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丙籤·吳寬》:“﹝ 文定 ﹞作書姿潤中時出奇倔,雖規模於 蘇 ,而多所自得。”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秋夜》--寫景,狀物,想象分子多,文字奇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奇崛”的漢語詞典釋義

“奇崛”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于描述事物或文辭的獨特、突出、非同尋常的特質。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以下兩點:

  1. 奇特突出,非同一般

    指事物或人的姿态、風格、氣勢等超越常規,具有鮮明的獨特性。例如形容山峰險峻奇特,或人物性格卓然不群。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釋義為“奇特突出”。

  2. 文筆奇拔,不落俗套

    特指詩文、書法等藝術創作中筆法或意境的新穎奇特,不拘泥于傳統形式。如形容文章立意深刻、語言峭拔。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釋為“謂筆墨奇拔,不同凡俗”。

詞源與用法補充

“奇崛”由“奇”(罕見、特殊)與“崛”(高起、突起)組合而成,本義強調“因奇特而顯突出”。其近義詞包括“奇特”“奇崛”“峭拔”,但“奇崛”更側重内在氣韻的卓然獨立,而非外在形态的怪異。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對“崛”的釋義為“高起,突起”。

例句參考

黃山奇崛的峰巒,令人歎為觀止。(形容自然景觀)

李白的詩風奇崛奔放,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形容藝術風格)

權威性說明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工具書,确保内容符合語言學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奇崛”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qí jué,主要含義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基本釋義

  1. 奇特挺拔(多指自然景觀)
    常用于形容山勢、懸崖等高峻突出的形态。例如:“懸崖抱奇崛,絕壁駕崚嶒”(南朝梁·何遜《渡連圻》)。
    郭沫若也曾用其形容石榴:“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2. 獨特不凡(形容人或事物)
    指人或事物具有超凡脫俗的特質。例如:“自揣凡庸之才,又無奇崛之效”(唐·陸贽《謝密旨因論所宣事狀》)。

  3. 筆墨新奇剛健(文學或書法領域)
    形容文字風格獨特、遒勁有力。如宋·姜夔評書法:“鼓之以奇崛”;明代謝榛也以“奇崛有骨”評價詩文。

二、用法與例句

三、總結

“奇崛”強調一種超越平凡的特質,既可形容具象的山石形态,也可用于抽象的文風或人格。其核心在于“奇”與“崛”的結合,既有奇特之意,又含挺拔之力。

别人正在浏覽...

百分數北非兵荒馬亂撥動鬯礙楚楚可憐除患興利初生之犢刺溜欑仄貸方德望甸人雕青頓寄蕃舶翻秧子奉候豐屋生災公情公衙廣柳孤策國馬還流化學肥料花甎回轉借拟竭情搢本敬如上賓雞栖鳳巢久贊涓勺絶緻客房爛柯仙客亮閃泠洌慄鋭漫淺麋鹿姿奴産子盤存窮兒鹙子衣染蒼染黃人曹山黛神丹沈落詩篇摅論吞據咼氏文徵明舞鳳飛龍五陵年少弦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