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而須保密的軍國之事。《漢書·劉向傳》:“唯陛下深留聖思,審固幾密。”《南史·顧協傳》:“自為近臣,便繁幾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協 ,時輩榮之。”《新唐書·庾敬休傳》:“既而執政以幾密有不可露,罷之。”
“幾密”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重要且需保密的軍國事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幾密(拼音:jǐ mì)指重要而須保密的軍國之事。該詞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強調與國家治理相關的機密性事務。
《漢書·劉向傳》
“唯陛下深留聖思,審固幾密。”
——意為君主需審慎處理機密國事。
《南史·顧協傳》
“自為近臣,便繁幾密,每有述制,敕前示協。”
——描述官員頻繁參與機密事務的職責。
《新唐書·庾敬休傳》
“執政以幾密有不可露,罷之。”
——因涉及機密不可公開而終止某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書》《南史》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來源1)。
幾密是指事物的細微程度,也可以形容事物之間的差别非常小。
幾密的部首是"冖",總共有4個筆畫。
幾密源自《莊子·天運篇》:“上無六趾而下無絡跲,中無幾密而外無颠倒,形成守順其矣。”意指事物處于正常完好的狀态,沒有瑕疵。
幾密的繁體字為「幾密」。
在古代漢字中,幾密的寫法略有不同。通常以兩個字表示,一個字是“幾”,表示量詞中的不定數;另一個字是“密”,表示事物緊密的程度。
1. 他們的觀點幾密相同,很難分辨誰對誰錯。
2. 汽車之間的距離非常幾密,交通擁堵。
3. 這幅畫的細節幾密入微,仔細欣賞才能發現。
幾乎、幾近、幾何、密切、密集、密封
相近、相似、相差無幾、類似
差異、不同、相距甚遠、懸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