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的意思、玻利維亞的詳細解釋
玻利維亞的解釋
南美洲中部内陸國。面積10986萬平方千米。人口741萬(1995年)。法定首都蘇克雷,政府所在地拉巴斯。西部為安第斯山區,中部為谷地,東部為平原低地。地處熱帶,氣候差異大。礦業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錫産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詞語分解
- 玻的解釋 玻 ō 〔玻璃〕.一種質地硬而脆的透明物品,一般用細紗、石灰石、碳酸鈉等混合起來,加高溫熔解,冷卻後制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化鈣。.俗稱某些透明的像玻璃的質料,如“玻玻絲襪”,“玻玻雨衣”
- 亞的解釋 亞 (亞) à 較差:他的體力不亞于你。 次一等:亞軍。亞聖。 原子價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個氫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亞鐵。 指“亞細亞洲”(位于東半球的東北部,簡稱“亞洲”):東亞。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玻利維亞(全稱多民族玻利維亞國)是南美洲中部的内陸國家,以下從多個維度綜合解釋其含義:
一、國家概況
- 地理位置:位于南美洲中西部,與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接壤,國土面積約109.8萬平方公裡,略小于中國内蒙古自治區。
- 人口與民族:人口約1200萬(2025年數據),印第安人占54%,印歐混血種人占31%,白人占15%,另有37個土著族群,文化多元性顯著。
- 首都:法定首都為蘇克雷,政府實際駐地位于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拉巴斯(海拔超3600米)。
二、曆史沿革
- 古代文明:公元前1200年出現蒂亞瓦納科文化,以建築藝術和宗教聞名;13世紀成為印加帝國的一部分。
- 殖民與獨立:1538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5年獨立并命名為玻利瓦爾共和國,以紀念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1879年因太平洋戰争喪失沿海領土成為内陸國。
- 現代國家:2009年更名為“多民族玻利維亞國”,強調民族多樣性。
三、地理與自然
- 地形特征:西部為安第斯山脈高原(平均海拔超3000米),中部為谷地,東部為平原低地。擁有世界最大鹽沼烏尤尼鹽沼。
- 氣候:熱帶為主,但因地形差異顯著,高原寒冷幹燥,低地濕熱。
四、經濟與文化
- 資源與經濟:礦産資源豐富,錫産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氣儲量居南美第二,被稱為“坐在金礦上的驢”。農業以玉米、馬鈴薯為主。
- 文化特色:音樂繼承印加傳統,以五聲音階為基礎,歌舞為主要形式;傳統市場(如拉巴斯女巫市場)是社交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
五、其他關鍵信息
- 語言與宗教: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民族語言包括艾馬拉語、克丘亞語等;主要信仰天主教。
- 國際地位: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以文化多樣性和自然景觀聞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事件或文化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Bō lí wéi yà)一詞是指南美洲的一個國家,全名為多民族國家玻利維亞。可以拆分為“玻”、“利”、“維”、“亞”四個部首和13個筆畫。
“玻”是一個部首,讀音為bō,表示與玻璃有關。
“利”是一個單獨的字,讀音為lì,表示對事物使用的好處。
“維”是一個部首,讀音為wéi,表示維持、修複等意思。
“亞”是一個單獨的字,讀音為yà,表示亞洲或從屬于亞洲。
玻利維亞一詞來源于西班牙語,意思是“波利維亞土著”,以紀念當地的土著人民。
在繁體字中,玻利維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玻利維亞可以寫作“波利維亞”。其中,“維”字表示修複,與現代的“維”字相同。
例句:玻利維亞是南美洲的一個内陸國家,毗鄰巴西、秘魯、智利等國。
組詞:多民族國家、南美洲、内陸國家、巴西、秘魯、智利。
近義詞:玻璃國
反義詞:波利維亞的反義詞沒有一個固定的詞,可以用其他國家名稱替代,如巴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