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即鹿無虞的意思、即鹿無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即鹿無虞的解釋

《易·屯》:“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孔穎達 疏:“即,就也;虞,謂虞官。如人之田獵,欲從就於鹿,當有虞官助己,商度形勢可否,乃始得鹿;若無虞官,即虛入于林木之中。” 高亨 注:“即鹿,猶言從鹿,逐鹿耳。”後因以喻條件不具備而盲目從事,徒勞無功。《後漢書·何進傳》:“《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 宋 蘇轼 《上神宗皇帝書》:“今欲鑿空尋訪水利,所謂即鹿無虞,豈惟徒勞,必大煩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即鹿無虞”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出處與本義
    該成語最早出自《周易·屯卦》:“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即”意為追逐、接近,“虞”指古代掌管山澤的虞官。原指進山捕鹿時,若無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協助,即使深入山林也難以成功,最終徒勞無功。

  2. 比喻義與用法
    後引申為比喻做事時條件不成熟卻草率行動,必然導緻失敗。例如《後漢書》引用此語勸谏:“《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強調盲目行事的危害性。
    成語結構為補充式,多作賓語使用,含中性色彩,如“此舉無異于即鹿無虞,需三思而行”。

  3. 延伸解析

    • 詞素解析:“鹿”在甲骨文中為象形字,本指鹿科動物,此處代指目标;“無虞”強調缺乏必要輔助。
    • 哲學内涵:體現古人注重“順勢而為”的智慧,強調客觀條件與主觀努力結合的重要性。
  4. 現代應用
    常用于警示項目籌備不充分、資源不足時勿冒進,如商業決策、學術研究等領域。近義詞包括“徒勞無功”“急功近利”,反義詞如“謀定後動”。

示例用法:
“開發新市場若缺乏本地調研,如同即鹿無虞,風險極高。”

(注:以上解釋綜合《周易》、漢典及文史注解,權威出處可參考、3、4。)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即鹿無虞

《即鹿無虞》是一個成語,意為"就像鹿一樣自由自在"。它的拆分部首是⺝(鹿的部首),共有16個筆畫。

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的《詩經》中的《子衿》篇,其中有一句話:"驽馬十駕,安車十乘。可以寄宿,鳴珪而儒。及爾成之,觌者阒其,即鹿無虞。"(即使是驽馬,也能駕駛十輛車,可以住宿,敲鳴珪而上學。當你長大成人,會有很多人來歡迎你,就像鹿一樣自由自在。)在這句話中,"即鹿無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成長後的自由狀态。

由于繁簡體字的差異,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即鹿無虞」。

在古代,即鹿無虞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比如在《說文解字》中的注解中使用了稍微不同的字形。

以下是一些使用即鹿無虞的例句:

1. 盡管他很年輕,但他過着即鹿無虞的生活。

2. 這個國家的人民享受着即鹿無虞的自由。

在組詞方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組合。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組詞:

1. 自由鹿

2. 虞鹿之地

近義詞包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逍遙自在。

反義詞包括:束縛、拘束、受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