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紀事的意思、紀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紀事的解釋

[chronicles;record] 記載事實

《西行紀事》

詳細解釋

(1).記叙事實。紀,通“ 記 ”。 漢 王充 《論衡·正說》:“《洪範》五紀,歲月日星,紀事之文,非法象之言也。” 明 宋濂 《文原》:“世之論文者有二,曰載道,曰紀事。紀事之文當本之 司馬遷 、 班固 。” 清 孫枝蔚 《大樹》詩自注:“ 吳野人 曰:‘結處紀事,悲感無限,得 少陵 之遺。’”

(2).文體名。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中》:“别體曰紀事,詩常标題,亦入雜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紀事”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用法
    指記錄事實或事件的行為,常見于文學體裁命名,如“紀事詩”。例如漢代王充在《論衡·正說》中提到:“紀事之文,非法象之言也”,強調其客觀記錄的特點。

  2. 名詞用法
    指記載事迹、史實的文字,多用于書名,如《唐詩紀事》。這類作品通常以曆史事件或人物事迹為核心内容。


二、文體與曆史背景

  1. 文體形式
    “紀事”是中國傳統文體之一,強調對事實的客觀記叙,與“載道”類文章并列。明代宋濂在《文原》中指出,紀事文應以司馬遷、班固的史書為典範。

  2. 通假用法
    “紀”在此處通“記”,主要用于特定詞彙(如紀念、紀年、紀傳等),其他語境多用“記”。


三、應用與辨析


來源建議

以上内容綜合自漢典、樂樂課堂等權威來源,如需完整釋義或古籍原文,可進一步查閱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紀事

紀事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記錄事件、事情的發生或發展。它的拆分部首是纟和其它部首。纟是一個表示絲繩或織物的部首,表示與紡織品相關的事物;而其它部首則代表了其它相關的意思。

紀事的筆畫數為7畫。其中,纟部為3畫,其它部首為4畫。

來源

紀事源自于古代的文字和文化發展。在古代,人們常常以文字的方式記錄重要的事件和事情。紀事一詞的形成,正是出于這樣一種對曆史、經曆、故事和事件記錄的需求。

繁體

紀事的繁體字為記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紀事在古代的寫法為記事,其中“記”表示記錄, “事”表示事件或事情。

例句

1. 他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紀事人物,為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這本書是一部紀事性的作品,通過詳細的記錄,讓讀者了解了重要事件的來龍去脈。

組詞

1. 紀事人:記錄事件的人。

2. 紀事書:詳細記錄事件發展過程的書籍。

3. 紀事性:具有記錄性質的。

近義詞

1. 記載:記錄、記述。

2. 事迹:事情的經過、行動的結果。

3. 曆史:過去的事件和發展的記錄。

反義詞

1. 遺忘:忘記、丢失。

2. 忘卻:忘記。

3. 遺失:丢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