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留牍的意思、留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留牍的解釋

積壓文案。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武億》:“賜同進士出身,以知縣用。辛亥,選 山東 博山縣 ,訟無留牘,禱雨即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留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留牍”字面指保留的文書或信件,但在實際使用中主要有兩種解釋:

  1. 積壓未處理的公文(常見于官方或曆史文獻):
    如“案無留牍”表示公務處理及時,沒有積壓的文案。
  2. 備查的文書或遺書(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
    指特意保留的文書,以備後人查閱或執行。

二、詳細解析

  1. 曆史來源
    清代學者江藩在《漢學師承記·武億》中提到“訟無留牍”,描述官員武億處理公務高效,無積壓案件。此處“牍”特指古代公文木簡,後泛指文書。

  2. 詞義演變

    • 本義:牍為古代書寫載體,後引申為公文、信件。
    • 動作性延伸:“留”在“留牍”中既可指被動積壓(如“案無留牍”),也可指主動留存(如遺囑備查)。
  3. 現代用法
    當代多用于形容公務處理效率,例如“案無留牍”已成為成語,褒獎官員勤政。


三、應用舉例


四、相關詞彙

如需了解更全面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學師承記》或現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留牍的意思

《留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保存後人享讀的信函”。也可以理解為“保留的文書”或“保存的信件”。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留牍》這個詞的第一個字“留”,它的部首是田,總計有9個筆畫。而第二個字“牍”,它的部首是牛,總計有6個筆畫。所以整個詞語《留牍》一共有1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留牍》一詞在出現在《漢書·郊祀志上》一書中,所以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在繁體字中,留牍的寫法為「留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留牍》一詞的古漢字寫法為「留犢」。

例句

1. 他找到了一封古老的《留牍》,裡面記載着祖輩的家族曆史。

2. 這些《留牍》記錄了曆史事件的起因和結果。

組詞

留念、牍紙、留言、留存

近義詞

書信、信件、函件、往來函

反義詞

銷毀、删除、毀棄、抹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