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豁落圖的意思、豁落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豁落圖的解釋

道教的符箓。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詩:“身佩豁落圖,腰垂虎盤囊。” 金松岑 《古意仿三十六體》詩:“上陽君自何年别,豁落圖成鬢已霜。”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腰系着繡有伏虎形的荷包,荷包中盛着《豁落圖》,即所謂《道箓》。--‘豁落’是道教術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豁落圖是中國古代道教文化中的專用術語,指代一種具有特殊象征意義的符箓圖案。"豁落"二字源自道教典籍《度人經》,原指天地初開、陰陽分判的宏大境界,後引申為破迷開悟、驅邪鎮煞的力量。這類圖案多用于道教法事、法器或鎮宅符咒中,其結構以雲篆符文為基礎,結合北鬥七星、八卦等元素構成,具有宗教儀軌的嚴肅性。

在詞義解析上,《道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将"豁落圖"定義為:"道教靈圖中溝通三界神靈的秘文符號,常見于雷法科儀"。其核心功能包含兩方面:一為召請神将護法(如王靈官形象常伴豁落符),二為劃定神聖空間以隔絕邪祟。現代民俗研究顯示,該圖案在閩粵地區的傳統建築門楣上仍有遺存,印證了其曆史延續性。

需要注意,"豁落"在漢語中另有"豁達灑脫"的引申義,但此義項與道教術語存在本質區别。唐代詩人李白《遊泰山》中"豁落青天開"的描述,即采用字面本義形容天地開闊之貌,與符箓體系無直接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

“豁落圖”是道教文化中的術語,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豁落圖(拼音:huō luò tú)指道教使用的符箓,主要用于宗教儀式或佩戴以驅邪祈福。其名稱中的“豁落”為道教術語,可能與符箓的形态或功能相關,例如道教經典中提到的“七元豁落鎮星精符”等。

文獻記載

  1. 文學引用:唐代李白在《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中寫道:“身佩豁落圖,腰垂虎盤囊”,表明當時道士常佩戴此符箓作為身份象征或護身之用。
  2. 曆史考證: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中提及,豁落圖即“道箓”,是道教信仰體系中的重要載體。

其他關聯

道教符箓體系複雜,除“豁落圖”外,還有“豁落日精之符”等類似名稱的符咒,均與星宿、鎮邪等信仰相關。


以上信息綜合了詞典釋義及文學作品中的例證,如需進一步了解道教符箓文化,可參考《道藏》等宗教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抱學察敏朝班出命楚奏冬令高頻高啟高人跟尋公務句枉貴慕孤唳黃帝子孫花無百日紅徽言降送吉丁九鳸絶電舉迹郡公口聲刳腔枯冢來旨蘭章涼州詞憀憀銮迾淪藴秘劑鬧陽驽馬鈆刀配戶跄跭鞘馬子惬意棄廢齊觀器杖區廛壤土山丈赦恕詩辭是否十字餅順考寺人天誅地滅帖發銅煉微茫危葉曉會消渴小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