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拑勒的意思、拑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拑勒的解釋

将銜勒放入馬口。喻嚴加約束。《後漢書·崔寔傳》:“自數世以來,政多恩貸,馭委其轡,馬駘其銜,四牡橫奔,皇路險傾。方将拑勒鞬輈以救之,豈暇鳴和鑾,清節奏哉!”拑,一本作“ 柑 ”。參見“ 拑馬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拑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本義解析
字面指将銜勒放入馬口(即給馬套上嚼子和缰繩),屬于馭馬的具體動作。古代馭馬時,通過控制銜勒約束馬匹行動,因此該詞常被引申為嚴加約束、強力管制的比喻義。

2. 文獻例證
《後漢書·崔寔傳》中記載:“方将拑勒鞬輈以救之”,此處以馭馬比喻整頓混亂的政局,強調通過強力手段恢複秩序。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拑”字存在異體字現象,部分版本寫作“柑”,但含義一緻。

3. 使用提示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或特定曆史語境。需注意與形近詞“掯勒”(意為勒索、刁難)、“鞯勒”(指馬鞍)區分,避免混淆。

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注本(如《說文解字》《漢語大詞典》)以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拑勒

拑勒(qian4 le4)這個詞是中國漢字中的一個動詞,它主要意指用力抓住、緊握或握緊的動作。這個詞可以通過拆分部首和筆畫歸類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在《康熙字典》中,拑勒的部首是手,表示與手有關;它的筆畫數為17,說明寫這個字需要17劃。

拑勒的構造如下:

拑(qian2):手(扌)+金(金)+ 臽(言)+力(力)

勒(le4):勹(勹)+力(力)+人(人)

來源和繁體

拑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古代,拑勒是用來形容人們握緊拳頭或緊握物體的動作,表示力量和決心。由于漢字的發展和演變,現代簡化字“拑勒”對應的繁體字為「搧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拑勒在古代寫作「捲勒」,其中「捲」代表握手,表示緊握;「勒」代表按壓,表示用力。這也反映了古代人們用文字符號表達思想和感情的方式與現代有一定差異。

例句

1. 他緊拑勒住手中的劍,準備迎戰。

2. 她用力拑勒住朋友的手,表示感激之情。

3. 他們緊緊拑勒住希望,不放棄追求自己的目标。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拑杆、手拑、緊拑勒住、緊拑勒。

近義詞:握緊、緊握、抓牢。

反義詞:放松、松開、松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