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稷祠的意思、稷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稷祠的解釋

古代稷神的祠堂。《史記·封禅書》:“ 後稷 稼穡,故有 稷 祠。”《漢書·郊祀志上》:“有 烈山氏 王天下,其子曰 柱 ,能殖百穀,死為 稷 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稷祠”是古代祭祀稷神的祠堂,其含義與曆史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析:

一、詞義解析

“稷”指古代重要的糧食作物(粟或黍屬),後演化為農業神祇的象征。
“祠”即祭祀場所,“稷祠”即供奉稷神的祠堂,主要用于祈求農業豐收。

二、曆史背景

  1. 起源
    根據《史記》《漢書》記載,稷祠最早與周朝始祖後稷(名“棄”)相關。後稷因教民耕種被尊為農業神,商周時期已有祭祀傳統。
  2. 功能
    古代帝王将稷奉為“百谷之長”,稷祠不僅是民間祈福場所,也是國家社稷的象征。

三、現存實例

  1. 山東青州稷山
    山上有後稷祠遺址,後改建為孔子廟,成為早期紀念孔子的場所之一。
  2. 山西稷山稷王廟
    始建于元代,現存建築多為清代遺存,是祭祀後稷的核心場所,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四、文化意義

稷祠體現了古代農耕文明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其祭祀活動反映了農業社會的精神信仰與社會結構。現存遺迹則為研究古代農業史、建築史提供了重要實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建築形制或祭祀儀式,可參考地方志或《史記·封禅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稷祠

“稷祠”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它由兩個字組成。其中,“稷”字是由禾部和米部組成的,它是農作物的統稱,主要指稻谷。而“祠”字則由示部和礻部組成,表示祭祀的場所或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稷”字的部首是禾,它的總筆畫數為14;“祠”字的部首是示,總筆畫數為9。

來源與繁體

“稷祠”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中,意義為供奉稻谷的廟宇。在古代,人們會在稻谷收獲豐收之後,舉行祭祀儀式,感謝神靈的恩賜。這個詞後來也引申為對學問的尊崇和紀念。

在繁體字中,“稷祠”保留了原有的字形,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稷”字在古代的寫法稍有變化,其中最常見的是上下結構,上方是上橫,中間是十字,下方是三點。而“祠”字則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以示部為上半部分,下方為礻部。

例句

1. 舉行稷祠儀式,祈求來年豐收。

2. 稷祠是古代重要的祭祀場所。

組詞

稷谷、稷米、祠堂、祠廟、祭祀

近義詞

祭壇、祭堂、神殿

反義詞

糧倉、廚房、酒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