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置,陳放。 宋 曾鞏 《繁昌縣興造記》:“今治所雖有屋,而庳逼破露,至聽訟于廡下。案牘簿書,栖列無所,往往散亂不可省,而獄訟賦役失其平。”
“栖列”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栖列”指放置、陳放,多用于描述物品或文書的擺放狀态。例如宋代曾鞏在《繁昌縣興造記》中提到“案牘簿書,栖列無所”,形容文書因缺乏合理存放空間而散亂無序。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曾鞏的《繁昌縣興造記》,文中通過“栖列無所”批評當時官府文書管理混亂的現象,側面反映古代行政場所的設施問題。
現代漢語中“栖列”已非常用詞,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言文分析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宋代文獻相關注解。
栖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安居或停住,表示在某個地方停歇或栖息。
栖列的部首是木,共有9個筆畫。
栖列是一個由"木"旁和"列"組成的詞語。"木"旁表示這個詞語與樹木或與木材相關,"列"表示行列有次序的意思。
栖列的繁體字為棲列。
在古代,栖列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較大的變化。
1. 遊魚在水中栖列,安享甯靜的生活。
2. 它們在樹上栖列,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栖息、栖身、居住、停留
栖身、停留、駐足、栖宿
遷徙、離開、行進、移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