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語出《詩·鄘風·定之方中》:“騋牝三千。” 毛 傳:“馬七尺曰騋,騋馬與牝馬也。”後泛指馬。 唐 杜甫 《沙苑行》:“苑中騋牝三千匹,豐草青青寒不死。” 明 陸采 《懷香記·氐羌謀叛》:“鐵騎銅駝當百萬,當百萬,休誇騋牝有三千,有三千。” 清 蔣士铨 《空谷香·報選》:“敢則要調和騋牝三千牡。”
(2).喻指娼妓的人身。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郵政·逐娼妓》:“倘仍暗地潛藏,定必連株而重究。但可保全騋牝,寧教怨恨琵琶。”
“騋牝”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ái pìn,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字義拆分:
文獻例證:
“騋牝”一詞需結合語境理解:
《騋牝》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形容一匹漂亮而高貴的馬。
騋(馬):馬部首,由“馬”字旁組成,共17個筆畫。
牝(牛):牛部首,由“牛”字旁組成,共4個筆畫。
《騋牝》源于古代文獻,最早見于《說文解字》。在繁體字中,騋牝的寫法為「騃」和「牝」。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經過演變,騋的寫法在古時期被寫作「騃」。
1. 這匹騋牝舉止優雅,步伐輕盈,堪稱天下無敵。
2. 騋牝馳騁在田野上,俊美的身姿令人贊歎。
1. 騋印(駿馬的印記)。
2. 牝馬(母馬)。
1. 駿馬:形容高貴、優雅的馬。
2. 美駒:指美麗的年輕馬。
1. 丑馬:指外貌不美觀的馬。
2. 桀馬:指瘦弱、不健康的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