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磬同音的意思、笙磬同音的詳細解釋
笙磬同音的解釋
[unison of musical instrument sheng and chime stone] 指音聲和諧。語出《詩經·小雅·鼓鐘》:“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後比喻人與人之間關系融洽
笙磬同音,惟房與 杜。——《舊唐書·房玄齡杜如晦傳·贊》
詳細解釋
(1).謂樂聲和諧。《詩·小雅·鼓鐘》:“鼓锺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毛 傳:“笙磬,東方之樂也。同音,四縣皆同也。” 鄭玄 箋:“同音者,謂堂上堂下,八音克諧。”《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唐文宗 ﹞謂大臣曰:‘笙磬同音,沉吟忘味,不圖為樂至於斯也。’”
(2).喻人事和協,關系融洽。《舊唐書·房玄齡杜如晦傳贊》:“文含經緯,深謀夾輔;笙磬同音,唯 房 與 杜 。” 清 王繼香 《<小螺庵病榻憶語>書後》:“笙磬同音,賭吟紅之篇什;冰玉儷質,娛垂白之春秋。”
詞語分解
- 笙磬的解釋 .古代謂陳于東方之磬樂。《周禮·春官·眡瞭》:“眡瞭掌凡樂事,播鼗,擊頌磬、笙磬。” 鄭玄 注:“磬在東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頌……《大射禮》曰:‘樂人宿縣於阼階東,笙磬西面,其南笙鐘。’”.笙和
- 同音的解釋 同一讀音同音字詳細解釋.音調相和。《詩·小雅·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鄭玄 箋:“同音者,謂堂上堂下八音克諧。”.聲音相同。《韓詩外傳》卷五:“故同明相見,同音相聞,同志相從,非
專業解析
笙磬同音(shēng qìng tóng yīn)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字面意思是“笙和磬的聲音和諧一緻”,比喻人與人之間關系融洽、心意相通、配合默契。
詳細釋義:
-
字面含義:
- 笙: 一種古老的簧管樂器,由多根竹管排列而成,音色清越悠揚。
- 磬: 一種古老的打擊樂器,通常由玉石或金屬制成,形狀如曲尺,聲音清脆悅耳。
- 同音: 聲音和諧、協調一緻。
- 因此,“笙磬同音”最初描述的是笙和磬這兩種不同樂器在演奏時聲音和諧共鳴的狀态。
-
比喻含義:
- 該成語的核心寓意在于和諧融洽。它超越了音樂的範疇,用來形容:
- 人際關系: 朋友、同事、夫妻、家人之間感情和睦,心意相通,相處融洽,沒有隔閡或沖突。
- 團隊協作: 團隊成員之間配合默契,行動協調一緻,如同樂器合奏般和諧。
- 意見統一: 大家的想法或意見高度一緻,達成共識。
出處與背景:
“笙磬同音”的意象源于中國古代禮樂文化。在周代的宮廷雅樂或祭祀儀式中,常常需要多種樂器配合演奏,以達到莊重和諧的效果。笙和磬作為重要的禮樂器,它們的和諧合奏象征着秩序、禮儀和人與人之間的和睦。《詩經》和《尚書》等典籍中雖未直接出現該成語,但其體現的“和樂”精神是儒家禮樂思想的核心之一。該成語的形成是後世對禮樂和諧狀态的提煉與總結。
權威引用參考:
-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對“笙磬同音”的詞條解釋明确其字面指“笙和磬的聲音相應和”,比喻“人事和諧,關系融洽”。參考《漢語大詞典》"笙磬同音"詞條 (注:此為示例性鍊接格式,實際有效鍊接需替換為真實存在的《漢語大詞典》線上版對應頁面)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作為規範現代漢語使用的權威詞典,其收錄并釋義“笙磬同音”為“比喻人與人之間關系融洽”。[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 古代典籍精神體現: 其内涵與《詩經·小雅·鼓鐘》中“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所描繪的和諧樂境(雖非完全相同的成語),以及《尚書·舜典》中“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所強調的音樂和諧帶來人事和諧的理念一脈相承。
“笙磬同音”是一個富有音樂美感和文化底蘊的成語。它生動地以古代樂器笙與磬的和諧演奏為喻體,精煉地表達了人際關系和睦、心意相通、協作默契的核心含義,至今仍廣泛應用于描述各種和諧融洽的社會關系與團隊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笙磬同音”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ēng qìng tóng yīn,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字面意義:指古代兩種樂器“笙”(簧管吹奏樂器)和“磬”(石制打擊樂器)的音調和諧統一。
- 引申比喻:比喻人與人之間關系融洽,或團隊協作中人事協調、配合默契。
二、詞源與典故
- 出處:最早見于《詩經·小雅·鼓鐘》:“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 曆史用例:
- 《舊唐書》以“笙磬同音,惟房與杜”形容房玄齡與杜如晦兩位名臣的默契合作。
- 唐代文宗曾贊宮廷音樂“笙磬同音,沉吟忘味”,表達對和諧樂聲的欣賞。
三、結構與用法
- 語法結構: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或定語,含褒義。
- 應用場景:
- 描述音樂和諧,如“南昆笙磬同音,歌舞升平”。
- 比喻人際或團隊關系,如“二人智慧互補,笙磬同音”。
四、文化内涵
笙與磬分屬吹奏、打擊兩類樂器,音色差異大卻能和諧共鳴,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詳細注解,可參考《詩經》《舊唐書》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半死半生便殿不采蟲臂拒轍垂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大操大雪紛飛打魚多門二十四番花信妃子園鳳蔔附向寡交國家裁判號諡畫框呼畢勒罕護國寺楷床忌疾驚才絶豔金樓子康豫磊浪梨花雲柳昏花螟龍鳳呈祥路叟之憂麥浪帽徽面商黏據尿鼈篇卷瓢笙纰蠹鈚子箭欺傲青螺輕渺氣消膽奪容裕散班十色事始收岩壽陽妝屬辭比事豎子成名碎務俗冗痛不可忍托運無表雪王章無損武舞鮮靈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