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戒慎的意思、戒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戒慎的解釋

[vigilant and prudent] 警惕而審慎

自不戒慎。——《廣東軍務記》

詳細解釋

警惕謹慎。《禮記·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南史·循吏傳·王沉》:“清廉戒慎,身恒居祿而居處日貧。”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吾輩最易犯此病,不可不痛自戒慎也。” 郭沫若 《今昔集·笑早者,禍哉!》:“在人類的最大災難之中,隻有戒慎凜烈,才不至于松懈而予瘟疫以轉症或再發之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戒慎”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jiè shèn,其核心含義是警惕而審慎,強調在言行、處事中保持高度謹慎和自律的态度。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析

  1. 行為與言論的約束
    強調在行動前充分思考,言談前衡量後果,避免輕率決定。例如,《中庸》中提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即提醒人們在無人關注時更需自律。

  2. 面對危險的态度
    在複雜或危機情境下,需保持高度警惕,如“戒慎恐懼”一詞常用于描述應對風險時的謹慎心理。

三、出處與典故

四、應用場景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戒慎”融合了“警戒”與“謹慎”的雙重含義,既是道德準則,也是處世智慧,適用于修身、治國等多個層面。如需更深入探究,可參考《中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的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戒慎

戒慎(jìshèn)一詞是由“戒”和“慎”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戒”是由“戶”和“戈”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6畫,表示警惕、戒備的意思;“慎”是由“心”和“真”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0畫,表示謹慎、小心的意思。

“戒慎”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漢語中,“戒”意味着警惕、戒備的狀态,用來提醒人們要謹慎行事,避免錯誤和危險。而“慎”則強調要謹慎小心,在做事情或處理問題時要減少錯誤和風險。

在繁體字中,“戒慎”所用的字體與簡體字基本一緻,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有人使用一種古代漢字書寫方式來表示“戒慎”。這種書寫方式在現代看來可能有些陌生,但大緻可以理解。以“戒”為例,古時候的寫法是“戒”,有些類似于現代字“惡”,而“慎”的古代寫法是“慎”。這些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整體上仍能表達同樣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來展示“戒慎”在實際語境中的使用:

1. 為了避免意外發生,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戒慎。

2. 在處理重要事務時,必須要有戒慎的态度。

3. 他對每個細節都十分戒慎,從不馬虎。

組詞:警戒、戒指、戒除、謹慎、慎重、警慎。

近義詞:警覺、警惕、小心、謹防。

反義詞:放縱、魯莽、粗心、不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