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濡縷的意思、濡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濡縷的解釋

沾濕一縷。形容沾濕範圍極小。引申指力量微弱。《史記·刺客列傳》:“得 趙 人 徐夫人 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裴駰 集解:“言以匕首試人,人血出,足以沾濡絲縷,便立死也。”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縣尉元君墓志銘》:“及逾三十年,予亦竊位偷名,官進不已,然而終無濡縷之力及於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田七郎》:“ 七郎 曰:‘此刀購諸異國, * 未嘗濡縷。迄佩三世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濡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rú lǚ,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史記·刺客列傳》,描述匕首淬毒後的緻命性:“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意為匕首刺人後,僅需沾濕一縷血的微量,便能緻人死命,凸顯毒性之強。後世如唐代元稹、清代蒲松齡的作品中,也借“濡縷”比喻微薄之力或微弱影響。

3.用法與語境

4.注意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濕潤、滋潤”,可能與具體語境或誤用相關,但主流釋義仍以《史記》及權威字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濡縷的意思

濡縷(rú lǚ)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潤濕、濕潤的意思,也可用來形容浸泡、浸潤。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水」表示水,右邊的「鬼」則是指一種以草木為食的動物,代表着植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濡縷的左邊是「水」,右邊是「鬼」。它共有1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濡縷是一個古代漢字,源于《詩經·秦風·無衣》:“浴於沂,灑我以濡縷。”這裡的「濡縷」指的是灑在身上的水滴。在繁體字中,濡縷的寫法為「濡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變化。濡縷的古字形為「灄」,它有些類似于現在的繁體字寫法。

例句

1. 窗外的雨一直飄落着,濡縷着大地。

2. 我輕輕地濡縷着那幅古畫,仿佛觸摸到了過去的時光。

組詞

濡洗、濡濕、濡染、濕濡、濡澤、濡潤

近義詞

濕潤、潤濕、滋潤、浸潤

反義詞

幹燥、幹涸、不潤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