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誡勉勵。 宋 範仲淹 《答手诏五事》:“詔旨謂将臣不和如何制?樞密院先因 許懷德 、 張亢 不協,曾指揮戒勵。”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通判 ﹞故嘗與知州争權,每雲:‘我是監郡,朝廷使我監汝。’舉動為其所制。 太祖 聞而患之,下詔書戒勵,使與長吏協和。”
“戒勵”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考析
一、基本釋義
“戒勵”為複合動詞,指通過告誡與勉勵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對象改正過失、積極向上。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層:一為“戒”,即警示、規勸,防止不良行為;二為“勵”,即鼓舞、激勵,促發正向行動。該詞多用于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教導場景,如《後漢書·卷四十六》載:“當戒勵薄俗,以清王教。”
二、詞源分解
三、用法特征
“戒勵”常出現在正式文告或訓導語境中,強調以“警示+激勵”的雙重手段達成教化目的。例如明代張居正《陳六事疏》雲:“戒勵百官,痛加省改。”
四、相關詞辨析
參考來源
“戒勵”是一個漢語詞彙,由“戒”和“勵”兩個語素組成,綜合意為告誡并勉勵,常用于指通過警示和督促促使他人改進或保持某種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尤其用于描述上級對下級的規勸或朝廷政令: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戒勵”,但“戒”和“勵”仍常見于成語或固定搭配(如“戒驕戒躁”“勵志”)。若需類似表達,可選用“勸勉”“警示與鼓勵”等更口語化的說法。
如果需要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或擴展近義詞,可以參考權威詞典或曆史文獻。
嗷然悲智怅爾昌熙鈔擊吹角出驚翠鬓典谟訓诰洞度反哺方外司馬分行布白麸皮幹沒鬼洞過意不去古文經黑辦虎臣毀瘵蔣蔣家喻戶習劫石駒麗抗玩克傳弓冶拉麪拉鎖子零毀臨穎柳影落日旅逸麻包買譽漫戲明燦明旨木威喜芝撚金青藍冰水清悅荠苨确切饒放三傳沈寞失善拾螢衰葛戍鼓署事台孩譚燕天黥田字草圖典踠尾校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