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励的意思、戒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励的解释

告诫勉励。 宋 范仲淹 《答手诏五事》:“詔旨谓将臣不和如何制?枢密院先因 许怀德 、 张亢 不协,曾指挥戒励。”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通判 ﹞故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 太祖 闻而患之,下詔书戒励,使与长吏协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戒励”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考析

一、基本释义

“戒励”为复合动词,指通过告诫与勉励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对象改正过失、积极向上。其核心含义包含两层:一为“戒”,即警示、规劝,防止不良行为;二为“励”,即鼓舞、激励,促发正向行动。该词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场景,如《后汉书·卷四十六》载:“当戒励薄俗,以清王教。”

二、词源分解

  1. 戒:本义指防备、警惕,引申为劝诫、禁止。如《说文解字》释:“戒,警也。”
  2. 励:原指磨刀石(同“砺”),后衍生为勉励、振奋之义。《玉篇》注:“励,劝勉也。”

三、用法特征

“戒励”常出现在正式文告或训导语境中,强调以“警示+激励”的双重手段达成教化目的。例如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云:“戒励百官,痛加省改。”

四、相关词辨析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2. 《古代汉语辞典》,中华书局,2018年
  3. 《后汉书·卷四十六》,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网络扩展解释

“戒励”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戒”和“励”两个语素组成,综合意为告诫并勉励,常用于指通过警示和督促促使他人改进或保持某种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历史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尤其用于描述上级对下级的规劝或朝廷政令:

  1. 宋代官方文书:如宋太祖下诏要求通判与知州“协和”,通过“戒励”化解矛盾(《归田录》)。
  2. 官员管理:范仲淹提到枢密院曾“戒励”不将领,强调纪律与协作。

语境与近反义词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戒励”,但“戒”和“励”仍常见于成语或固定搭配(如“戒骄戒躁”“励志”)。若需类似表达,可选用“劝勉”“警示与鼓励”等更口语化的说法。

如果需要进一步探究具体古籍用例或扩展近义词,可以参考权威词典或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骨碑洞边马鼻元音穿针走线储量次级耵聍地坪东海夫人断肉二后烦殷浮螘格铮铮搆虐官炉钱盥洗海法鹤脑侧红丸案化枭为鸠毁瘠江濑惊矫粳米精新静艳锦鲤九献絶俗兰臭利适娄山关论吏门帖名不符实南华真人泥婆撇撒峭薄旗装热水瓶三瓜两枣射潮蔬菲顺星鼠雀输心櫯枋台宰螳蜋奋臂提速通荆门托孤寄命文过巫娥枵然邪情枲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