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nny-bag;gunnysack;sack] 亦稱“麻袋”。一種用粗黃麻布做成的袋子
麻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三回:“那工程委員聽説用麻袋裝土,樂得從中撈點好處,便打發人去辦,登時把 鎮江府 城廂内外各麻包店的麻包、席包買個一空。”
“麻包”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義(實物工具) 指用粗黃麻布制成的袋子,即麻袋。多用于裝載糧食、貨物等粗重物品,例句如“田埂上堆着一袋袋的麻包”。
二、比喻義(成語用法) 形容人懶散、不務正業,缺乏上進心。源自麻包袋的粗重屬性,比喻人如背負麻包般消極懈怠。例如:“他整天遊手好閑,真是個麻包!”。
三、方言含義 在浙江義烏方言中帶有調侃意味,指“犯小錯誤的笨蛋”,常用于親友間非惡意的責備,如“你這個麻包,又把鑰匙忘帶了!”該用法帶有地域文化特色。
補充說明:
麻包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指的是一種用麻布制成的包裹物。這種包裹通常是用來裝載物品,以方便攜帶或儲存。
麻包的部首是麻字的左邊的麻部。根據《康熙字典》,麻包的總筆畫數為19畫。
麻包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具體來源尚無确切記錄。麻布本身是一種古老的紡織品,因其材質輕便、堅韌、透氣等特點,逐漸成為包裝物品的理想材料。
在繁體字中,麻包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麻包」。
在古代漢字書法發展的過程中,麻包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目前尚無确鑿的文獻記載,不能确定古時候漢字的具體寫法。
1. 他用麻包裝着禮物,送給了好朋友。
2. 奶奶用麻包保存了很久的書信,裡面充滿了歲月的痕迹。
麻袋、麻線、麻布、麻繩、麻衣。
麻袋、麻袱、麻囊。
紙包、塑料袋。
【别人正在浏覽】